韩国公司在美国注册饺子专利,引发华人饺子保卫战,网友评论炸锅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阿鑫

继春节、端午节以后。

饺子也要被韩国人“偷”走了?

2025年4月8日。

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一则公开信息让全网华人都“炸了锅”。

韩国竟然悄悄在美国把咱老祖宗传了2000多年的饺子造型给申请了“专利”。

而美国专利局竟然还通过了。

这也就意味着。

饺子可能就此变成了这个韩国公司的"独家发明"。

消息一出,中国网友直呼离谱!

难不成以后中餐馆卖饺子还得给韩国交专利费了吗?

事件背景:韩国公司成功注册饺子外观专利?

说起这次的“饺子风波”。

其实这个韩国食品公司在两年前就开始筹备了。

2023年2月。

韩国CJ公司就悄悄向美国提交了一份饺子外形专利申请。

核心特征是14-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

甚至附上了毫米级精度的3D建模图。

经过两年审查。

美国专利局居然在2025年4月8日批准了这项专利。

保护期长达15年,到2040年才解封。

更离谱的是。

CJ公司早就在日本、韩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同步申请了同类专利。

试图用法律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垄断饺子造型。

而他们旗下的 "必品阁" 饺子,在美国超市的冷冻柜里卖得火热。

这次专利获批后,直接把中国传统月牙饺的外形据为己有。

对中国企业而言。

尽管多数传统饺子因褶皱数量或方向差异暂不受直接影响。

但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若出口美国的产品完全符合专利特征,可能面临侵权诉讼。

而2023年中国速冻饺子对美出口额达20亿美元。

若真的因为外形被韩国公司提起诉讼,那么损失可能高达千万美元。

事情曝光之后,中国网友暴怒。

要知道,饺子明明是中国的传统美食。

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

山东的东汉古墓中就曾经出土过饺子的实物。

东汉庖厨俑更直接描绘了制作花边饺子的场景。

而韩国 “饺子”(만두)的文字记载晚至18世纪。

比中国的晚了近千年。

此次专利被质疑为是在暗戳戳的进行“文化挪用”。

但部分韩国网友强调专利保护的是现代商业设计。

与文化归属无直接关联。

可无论他们如何狡辩。

饺子起源于中国这一事实无可辩驳。

而为了保护中国的传统饺子。

网友和专家们也都动了起来。

在网友的深扒之下。

发现这次所谓“专利”的申请貌似根本不合规。

韩国申请、美国批准,独独绕过了中国。

简直可笑。

网友炸锅:韩国人这次彻底惹怒中国!

据网友介绍。

美国的专利法曾经规定。

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需满足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与装饰性。

可显然,韩国这次的饺子专利根本和这三个要求不沾边。

先说新颖性。

前面咱们已经介绍过。

饺子作为中国的传统食物。

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就是用面皮把馅儿包成月牙形来做饺子的。

类似的饺子形状在中国满大街都是。

三岁小孩都会包。

何谈新颖?

再说非显而易见性。

非显而易见,顾名思义,就是不常见

还是那句话,饺子是中国人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中国满大街的饺子馆、饺子摊。

超市里各种各样的速冻饺子。

简直不要太常见。

至于装饰性,强调的是非功能性设计。

根据中国的传说。

饺子被发明出来的初衷是为了“防止冻掉耳朵”。

所以古人把饺子设计成了耳朵的形状。

而除掉这个传说以外,饺子的褶子和形状都是为了包裹饺子馅。

本身具有功能性。

三个要求都不满足。

美国专利局又凭什么通过审核呢?

最关键的是。

从韩国公司提交专利申请到美国专利局通过。

期间仅用了21 个月,较常规缩短半年。

可见美国专利局根本没有充分考虑和调查过饺子的历史渊源。

甚至有网友猜测。

美国此举可能与对华经济遏制有关。

试图用知识产权壁垒打压中国食品企业全球化。

但专家分析认为。

CJ公司此举说是知识产权保护。

其实可能就是一种营销策略。

但此事件还是暴露了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不足。

凸显中企加强海外专利布局的紧迫性。

而这已经不是韩国第一次用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挪用中国文化了。

从端午节到春节,从泡菜到饺子。

韩国对中国文化的 "合法化抢劫" 已形成产业链。

这波操作直接让网友炸锅:

"韩国人是不是觉得整个东亚文化都是他们发明的?"

接下来咱们就来扒一扒韩国这些年 "偷" 走的中国文化遗产。

看看他们到底有多离谱!

从端午到饺子,这场文化保卫战我们必须赢

2005 年,韩国 “江陵端午祭” 抢先申遗成功。

声称这是 “韩国独有祭祀文化”。

却对屈原、龙舟、粽子等中国端午节核心元素只字不提。

中国网友当场甩出 “王炸”。

湖北宜昌出土的战国时期粽子形文物、东汉《风俗通义》中关于端午习俗的记载。

直接证明端午节起源于中国。

直到2009年,中国“端午节”凭深厚底蕴成功入选世界非遗。

才让韩国的“文化偷梁”不攻自破。

2013 年,韩国又把腌制泡菜的技术申遗。

宣称 “泡菜是韩国饮食文化的灵魂”。

但《诗经》中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的记载却证明了。

早在 3000 年前,中国人就开始腌菜了!

网友喊话:“泡菜祖宗在此,别碰瓷!”

2014年索契冬奥会,韩国在闭幕式上大秀 “金属活字印刷”。

暗示这是本国发明。

北宋毕昇在 1041 年就已发明泥活字。

比韩国13世纪的金属活字早了200多年。

更别说中国出土的世界最早活字印刷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直接 “打脸”。

韩国学者狡辩 “金属活字更先进”。

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认定 “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

同年,韩国将 “暖炕技术”申遗。

称其为 “韩式独创取暖方式”。

然而吉林德惠出土的800年前火炕遗址、河北西汉时期的炕砖

以及中韩暖炕几乎一模一样的烟道结构。

都证明这一技术源自中国东北。

如今中国 “桓仁盘炕技艺” 已成为国家级非遗。

2024年,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芬迪公然将中国结称之为“韩国结”。

声称中国结是 “韩国传统工艺”。

但《诗经》中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的记载。

考古也发现,中国西周时期已有绳结文化。

甚至就连韩国官方史料都承认 “绳结技术由中国传入” 的事实。

让这场闹剧沦为笑柄。

更离谱的是2015年。

韩国联合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将 “拔河” 申遗成功。

声称 “韩国拔河用大麻绳,与中国不同”。

但中国唐代《封氏闻见记》中 “牵钩(拔河古称)用大麻絙,长四五十丈” 的记载。

与韩国拔河的规则、器具完全一致。

如今中国 “临潭万人拔河” 已成为非遗名片。

韩国只能灰溜溜选择认输。

可在他们的坚持不懈下。

2024年,制酱文化却被他们给申遗成功了。

气的中国网友怒吼:制酱文化归韩国了。

那中国的炸酱面、酱排骨算什么?

这些 “文化挪用” 事件的背后。

是韩国对自身文化底蕴的不自信。

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附属国。

其文字、习俗、技艺大多源自中国。

现代又试图通过 “去汉化” 构建独立文化认同。

却陷入 “越缺什么越抢什么” 的怪圈。

更有甚者。

韩国极端组织 VANK 长期篡改维基百科、伪造学术资料。

系统性争夺文化话语权。

从端午到饺子,韩国的 “文化偷窃” 本质是一场跨国话语权博弈。

我们不能停留在吐槽,更要行动起来。

从官方层面。

我们要加速传统技艺的非遗认证和国际专利布局。

像 “北京结艺”“桓仁盘炕” 那样,把老祖宗的智慧变成 “法律盾牌”。

从民间层面。

我们要在海外社交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让汉服、书法、饺子真正 “走出去”。

让世界知道什么叫 “正版文化”。

正如网友所说:

我们的底气,来自 2600 年前的饺子陶俑。

来自屈原笔下的《离骚》。

来自毕昇手中的活字。

老祖宗的东西,一寸都不能丢!

这场文化保卫战,我们必须赢!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韩企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中餐馆怎么办?.人民日报.2025-04-17

离谱!韩国企业申请“饺子外观”专利,美国还通过了.新民晚报.2025-04-1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韩国   饺子   专利   活字   网友   专利局   保卫战   美国   端午节   中国   华人   财经   文化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