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走了。这个身高只有1.4米,天生残疾的学术巨匠留下了太多人生传奇和经典著作。
许倬云天生四肢萎缩,手脚弯曲。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六。他6岁前动弹不得,7岁才能坐上椅子,13岁才能拄双拐行走。
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仅靠两根手指操作打字机,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人人读的懂的《万古江河》《说中国》《西周史》等数十部著作。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有一次日军飞机轰炸,他亲眼目睹身边同伴被炸成“模糊残骸”,让他第一次对生死有了清晰认识。
但残酷中仍有温暖,在一次空袭中,面对敌机的疯狂扫射,惊慌逃离的他被陌生人拉入身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了他。
这让他在以后的学术生涯里,更为关注个体尊严。
1957年,在超越常人的努力和天资下,27岁的许倬云文学硕士毕业,考取了“李国钦奖学金”,但却因身体残疾被拒之门外。
识才爱才的胡适为此四次去华侨徐铭信家求情,终于说服他破例资助1500美元,让许倬云赴美深造。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他以跨学科历史研究方法,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理论融入上古史研究,开创大历史文明比较体系,突破国族史局限,将中华文明同整个欧亚大陆文明联系起来。
更提出"天下体系"和“新天下主义”,提出多民族共建中华文明理论,以及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为人类命运把脉。
他一生完成学术著作三十多部,如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汉代农业》《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大众史学著作十多部, 如“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 学术论文100余篇,写作字数达到1000多万字。
1962年,许倬云担任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期间,小他12岁的女学生孙曼丽被他的才华深深吸引,1969年,两人进入婚姻的殿堂。
婚后56年来,妻子孙曼丽充当他的手和脚,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成为他的学术助理。
在《十三邀》节目里,许知远问许倬云有没有什么遗憾,他哽咽道:“若有来生,我愿能跑能跳,用双手把曼丽托举起来——这一生,我从未能抱她一次。”
许倬云先生兄妹8人,他排行老七。许倬云二姐许婉清之子李建复为《龙的传人》原唱;著名歌手王力宏则是其长姐许留芬之孙。
作为王力宏舅公,他在东南大学讲座笑称:“我告诉力宏,你的歌词要再深刻些!”引发全场哄笑。
晚年在接受《十三邀》采访时候,许知远问他毕生最大遗憾是什么?他沉默8妙后回答:“但悲不见九州同啊!”因为,中国两个字刻在我心里。”足以体现他的家国情怀。
许倬云先生还对当代年轻人寄予厚望。告诉他们不要慌张,不要放弃。
他说生活就像是在天田里种植物,我们是植物。
许倬云先生走了,但他的中华精神将传遍全球。他的卓越思想砥砺着后来人。他终其一生以残缺之躯托举文明星火,为历史学留下贯通古今的灯塔,照耀我们前行!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