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孩子变得厌学,有很多共性:父母方法用错,孩子落差大内耗多

在咨询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曾经的学霸和勤奋努力的孩子,慢慢变得厌学。

这让家长非常棘手和懊恼,一方面无法接受,一方面又倍感担心和焦虑。

比起孩子的厌学,知道孩子为什么厌学,才是父母最应该去探索的。

01

孩子的厌学,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这点父母要清晰。

父母认为的之前上进勤奋的孩子,因为某一些事,而突然性情大变,比如:

因为人际关系或某个同学关系破裂,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开始厌学;

因为分班或没进重点班,或者从重点班掉出来,而变得厌学;

因为跟父母吵了一架之后,拿不学习对抗父母,导致厌学。

这些都是让父母意难平的一些厌学原因,父母觉得这点小事,怎么就突然影响了孩子。

但我想说的是,这些事情只是导火索,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导致孩子厌学的从来不是突然发生了某件事,这件事只是诱因,真正让孩子厌学的是堆积已久的内耗与压抑情绪。

这些压抑的情绪和内耗,大概分为几种情况:

孩子自我要求高以及常常自责,陷入求而不得的压抑和不快乐之中;

太在乎面子,有点玻璃心,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眼光与看法;

眼高手低,既吃不了苦,又想要好的结果,还接受不了自己平庸。

而孩子的一些自我要求与习惯思维方式,跟父母的早期教育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关联。

02

提起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方式,那些厌学的孩子往往有这些共性:

父母对孩子管得特别细致,包办得事无巨细,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操心;

父母对孩子细节上要求很高,但除了学习之外,其它方面就比较溺爱和宠孩子;

对孩子又溺爱又包办,要求又严格,孩子变得又胆小又任性,还眼高手低。

厌学的孩子爆发期往往都出现在高年级阶段,比如初中和高中,在小学期间基本没有凸显出来。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尤其是到了初高中阶段,就开始不断出现幺蛾子:

跟父母的冲突加剧,对父母言听计从的话开始忤逆和反抗;

对学习的兴趣降低,更想去躺平和娱乐,学得不开心就开始摆烂。

这时候,父母就很焦虑和着急,刚开始对孩子硬刚,要求孩子怎样怎样。

但随着孩子激烈的抵抗,父母的要求都失效了,孩子根本不听,而且还会背道而驰。

眼见压制不住孩子,父母就开始换另一种策略:

哀求和卑微,以及看孩子的心情行事。

父母这时就从之前严厉和权威的规则制定者,慢慢变成了嘴硬心软的纸老虎。

慢慢被孩子拿捏,变得卑微和讨好孩子,跟着孩子的情绪变化而阴晴圆缺。

同时,对孩子的厌学,躺平和摆烂,也开始全面陷入无力感,只能随孩子想怎样就怎样。

03

父母要明白孩子厌学的底层逻辑是:

过去的因,造就了现在的果。

因果关系,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潜伏,最终导致的爆发。

盯太紧,管太多,态度太强硬,或者太溺爱,都会导致孩子玻璃心,任性,既要又要还要的逃避心理。

逃避是一种最简单和本能的选择,会让孩子暂时的不去面对问题。

但逃避久了,就变成了无能为力的任性与摆烂。

即便孩子想上进,心力也早已匮乏。

心力就像是一种力量训练,越直面越勇敢,越逃避越萎靡。

如果孩子厌学已经很严重,着急是没有用的,只能先允许孩子这样的状态存在。

同时修复父母自己的状态,先维稳家长自己的心力,情绪以及恐惧和灾难化思维。

才能有能量和力量来帮助孩子,托举和溶解孩子的焦虑。

先解决父母自身的焦虑与心力不足,再看见孩子的无力与落差,理解孩子的感受与煎熬,溶解孩子的焦虑与不安。

慢慢孩子才能从厌学中找回勇气和力量,但这个过程不可太着急和用力过猛,只能慢慢来,在潜移默化去影响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育儿   孩子   内耗   厌学   共性   落差   上进   父母   方法   焦虑   心力   情绪   溺爱   眼高手低   着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