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比较完整的看了一场苏超的比赛,无锡和扬州的比赛。
半小时后开赛的另外两场,南京和苏州,徐州和南通,看了一会儿没看下去。
总的来说,踢得比较好的,基本上都是职业球员,业余球员有些也很努力,但用处不大。
无锡第一个进球是左边后卫胡升嘉,稍微查一下就能发现,他是职业球员,苏宁青训出品,苏宁解散了之后去了河北沧州雄狮。
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的区别很多,比如说对节奏的掌握和变化,会突然启动和加速,业余球员因为没有长期训练,所以是很难做出这种动作的。
还有,职业球员的假动作业余球员很难做出来,比如胡升嘉进球的这个球,他在接球的瞬间,从防守角度看是要沿禁区线内切的,但这是上半身的动作,下半身接球的时候就直接顺势往底线趟了,然后就是一脚打门,球进了。
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的差距就在这,业余球员一般是接球,观察,转身,做动作,而且往往不太连贯,去掉观察之后,也需要三个动作,但职业球员就是一个动作。
无锡队的第二个进球是来自右边路的37号的传中,虽然是高二学生,但很显然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他在接球的时候,其实按照业余球员的习惯,应该是抢前直接打门,但这个小伙子的选择是往边上趟了一步,拉开空间,趁着防守队员还没跟上来,很从容的起脚传中,后点包抄的无锡队员后插上,轻松打进。
还有无锡队的中场8号,也是场上队长,吴磊,拿球,处理球,摆脱,都是很明显受过专业训练的。
还有角球的处理,就基本上都是交给专业球员去发。南京队的角球全部是杨笑天发,无锡队左边的都是胡升嘉发。
发角球和任意球这种是需要技术的,业余球员就都要让给职业球员去发,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相比之下,苏州队和南京队虽然看着踢得人仰马翻,很热闹,但技术含量很低,坦白说,还没有达到中冠级别的比赛的技术水平。
一开场的时候,南京有一次进攻,南京一个球员中路带球向前,但这时候南京左边路的球员没有马上前插去接应,而是原地散步,右边的球员也没有和他交叉换位,反而跑到拿球的队员身后去了。
当然,确实也都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来年龄不小的中年油腻老哥,大腹便便,体能很差,速度起不来,拿球也不行,基本上集中在后场和守门员位置上。
这些老哥体能跟不上,但明显脾气都不小,被小年轻反复突几次之后,就会上头,动不动直接放铲,而且看到好几个明显伤害性比较大的动作,这在职业球员身上是很忌讳的。
就这样的比赛强度,南京队上半场结束之后,下半场出场的时候守门员还换了。不久后,苏州队的守门员也受伤下场了,换上来个大肚腩老哥。
最有趣的是,扬州队的队医是个女医生,而且是穿着医院的衣服上来的,有球员到底,她就进场查看情况,连队服和马甲都没穿,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给人感觉挺草台。
不过氛围确实挺好的,今天江南地区普遍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好多人穿着球衣,拿着个小扇子不停扇,还有很多人带了孩子去看。
无锡的朋友说,无锡全市设置了97个户外观赛点,供没有去现场的观众观看,这要是有三五个好友坐一起,搞点串,喝点啤酒,顺便看个球,那就太爽了。
所以说,苏超的水平虽然不高,但苏超目前这个群众参与的程度和水平,感觉得和十多年前的世界杯差不多了。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