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来了?美方突然让步:只要满足一点,关税就能被撤销

美国的关税大棒挥得虎虎生风,却不知自己正在打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如今,美财长贝森特口风突变,全球关税大战转机来了?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贝森特表示,美国征收的“对等关税”就像“融化的冰块”,可能会消失,但前提是制造业先回流美国。当他信誓旦旦地说"关税会随着贸易平衡而消失"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恐怕都在憋笑:1.18万亿美元的账户赤字,难道靠几道关税就能变魔术般消失?

【美方就撤销关税问题表态】

更何况,制造业回流对于美国无疑是个大难题。

在当下这个地缘政治风险高涨的时代,跨国企业在进行全球供应链布局时,并不是一味追求低成本,而是考虑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因此,美国抛下“关税炸弹”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亚太和拉美地区,而不是回流到美国本土。

毕竟这些地区的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低廉,自然是最优的选择。而美国的劣势可想而知。

那么,美国为何突然就关税问题放风呢?或许有两个原因。

首先,贝森特表示,预计大部分贸易谈判将在10月底完成,这无疑是一种暗示。要知道,现在尚未和美国达成协议的“头号”国家就是中国,由于受到关税的影响,中国4个月前就停止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因此,贝森特暗示,只要其他国家愿意多从美国采购商品,美国可能会在关税上松一松口。

【美方欲在下一轮谈判前试探中方底线】

然而,中美贸易战早已不是简单的农产品买卖,中国自然也不会为了美国这不知真假的消息做出让步,美国想借此试探中方底线大可不必。

其次,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终砸在了本国民众的脚上。看看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非农就业岗位增长暴跌,5月和6月的数据被大幅下调90%,个人消费和投资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这不是简单的经济波动,而是结构性疲软的信号。

想象一下:一个密歇根州的汽车工人,原本为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欢呼,结果发现自己的福特F-150皮卡涨价了20%,因为钢铁关税推高了生产成本;超市里的墨西哥牛油果价格翻倍,因为边境关税生效;甚至连修车用的中国产零件都贵了三成。这些看似微小的涨价叠加起来,正在掏空蓝领阶层的钱包。

【关税政策对美国企业造成了重创】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美联储。当鲍威尔公开和特朗普唱反调,警告"经济正在走软"时,这已经不仅是政策分歧,而是经济团队在拉响警报。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沙特和阿联酋已在私下讨论用其他货币结算石油交易,而东南亚国家正在建立本币结算网络。一场“去美元化”浪潮已经拉开了序幕


然而,美国因为关税政策面临的危机,远不止这些。

与美国签署了贸易协议的盟友,开始对目前的情况愈发不满。欧盟就是个典型例子。虽然在谈判桌上,他们与美国达成了关税协议,但法国总理贝鲁将这一天形容成“欧洲的黑暗日”,可见他们对此协议的恼火程度。

欧盟国家间的分歧一触即发——到底是谁来承担这些负担?谁来掏这比想象中更加昂贵的“买路钱”?这些问题争执不休,各怀心思,让原本应该团结一致的欧盟出现了裂缝。

【欧盟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但不满正在积聚】

国际风云正悄然酝酿。美国手中的“关税大棒”挥舞得越激烈,全球范围内的不满情绪就越浓厚。反美联盟正在暗中形成,尤其是那些被逼至墙角的国家,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有人大胆预测,这场围绕关税的闹剧,可能会成为去美元化和去美国化的催化剂。在多边主义抬头、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的背景下,美国若继续执迷于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无法解决本土经济的实际困境,反而会使自家立场日显孤立。

从长远来看,倘若国际社会倾向于形成一个防制美元霸权的联盟,那么以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主导性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再配合“一带一路”等战略实现国际资源的重新配置,未来,美国经济的全球主导地位将受到史无前例的削弱。

【关税大棒终将摧毁美国自己】

这样看来,特朗普政府在全球“关税战”中的冒进政策,也许终会成为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美方   关税   转机   美国   大棒   协议   美元   政策   全球   中国   欧盟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