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新闻联播》里的李梓萌总是端庄大气,声音清亮、仪态沉稳,以“国脸”形象走进亿万家庭。
可这位看似光鲜的央视主持人,却有着诸多反差话题,工作二十多年仍租房,被传“贷款上班”,常年戴假发,鲜少露真实发型,颜值与实力兼具,年过四十却始终单身。
事业成功的她为何被贴“贷款上班”标签?戴假发背后藏着怎样的考量?平时在生活中的她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1977年,李梓萌出生在沈阳普通双职工家庭,儿时的她是“假小子”,爱跟男孩跑跳、踢足球,还曾带伙伴拔光院子自行车气门芯。
母亲没责骂,只告诫她“做事要考虑别人感受”,这话让她懂了“责任”,从此之后也就有所收敛。
四年级她因父亲工作原因转学,李梓萌从“尖子生”沦为“留级候选人”,班主任发现她的潜力,“你很聪明,努力就能追上来。”这句话点燃她的韧劲,她埋头苦读数月,期末重回班级第一。
学生时代,她常主持学校晚会,声音洪亮、不怯场,慢慢萌生“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播音梦。
高考时,她以辽宁播音主持专业第一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可东北口音成了短板,她每天清晨五点去操场练声,纠正发音,晚上抄《新闻联播》稿件模仿练习,常练到嗓子沙哑。
这份拼劲让她成绩稳居前列,大四获央视实习机会,虽当时招聘已满,她仍以“正式工标准”工作,加班整理素材、主动接紧急任务,从不敷衍小事。
2000年,央视筹备《国际时讯》招年轻主持人,李梓萌报名,经三轮面试、两轮试镜,她凭扎实功底和从容台风脱颖而出,23岁正式成为央视一员。
进入央视后,李梓萌从《国际时讯》到《新闻早8点》稳步前行,2006年迎来转折,成为《新闻联播》主持人。
可28岁的她站在康辉等资深主播身边,被观众质疑“太年轻、压不住场”,甚至有人打电话到央视质疑她的能力。
母亲建议,“你显小,戴假发能更稳重。”李梓萌选了款“老气”假发,戴上后气质收敛,多了严肃干练,契合节目风格。
这顶假发一戴就是17年,常年佩戴让她头皮敏感,干燥季常干裂发痒,她却视作“敬业勋章”。
李梓萌的母亲是老裁缝,自她主持《新闻联播》后,便接管她的着装,觉得节目代表国家脸面,母亲坚决不让她穿不合身、颜色艳的衣服,找不到合适款式就亲手裁剪。
在单位央视规定直播读错一字罚200元,李梓萌因出镜率高偶尔“嘴瓢”,把“劳动节快乐”说成“劳动姐快乐”,把“全红婵”念成“全金蝉”,被调侃“嘴瓢王”,还衍生“贷款上班”的段子,倪萍曾玩笑,“她工资估计不够扣,上班纯属参与。”
可少有人知,她的“失误”源于“敬业”,作为《新闻联播》出镜率最高的主播,她一年出镜158次,是最少者的10倍,国庆7天主持4天,常刚下《新闻联播》就赶录《晚间新闻》。
为减少失误,她把易错字贴在化妆间镜子上,拿到稿件就标重音、反复读。
2020年2月,一条紧急新闻让她面临考验,提词器来不及录入,她拿到稿件距直播只剩几分钟。
最终她低头念稿8分钟,全程无口误,轻重音、停顿恰到好处,起初观众质疑“不专业”,了解内情后纷纷点赞,认可她的扎实功底与“新闻高于一切”的信念。
2023年主持人大赛总决赛,李梓萌以“央视一姐”任评委且居C位,却全程无特写,任鲁豫、鲁健等评委镜头不少,网友热议“不公平”,她却不在意,只专注评审,觉得“把工作做好才关键”。
然而事业上十分成功的“女强人”李梓萌,感情生活成了身边人的心结。
46岁的她至今单身,“月亮姐姐”王淏曾在朋友圈为她征婚,搭档康辉也在节目里帮她“吆喝”,父母从“催婚”变“默默担心”,母亲打电话总忍不住问“有没有合适的人”,最后也只能尊重她的选择。
李梓萌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将就”,她曾说,“长相、身材不重要,关键是三观合,找不到合适的,宁愿一个人,也不为结婚而结婚。”
这份态度和她的工作观一致,做事要做好,爱人要真心,可央视主播工作繁忙,她每天七点到台里,晚上十点多下班,周末常加班,社交圈固定,遇“三观合”的人并不容易。
来北京二十多年,李梓萌一直租房,这成了“贷款上班”的“佐证”,但她不是“买不起”,而是偏爱租房的自由,能随工作换房,不被房贷束缚,可把更多精力放工作和喜欢的事上。
面对外界议论,她很从容,“认真没什么不好”“坚持想要的,才不算白活”,觉得人生没有标准答案,不用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从沈阳的“假小子”到央视“国脸”,李梓萌用二十多年走出自己的职业路。
“贷款上班”的调侃,藏着她一年158次的高出镜率与全力以赴,常年戴假发,是她为职业形象的牺牲与对新闻的敬畏,未婚的选择,是她对生活的不将就与对自我的坚守。
真正的成功不是财富与掌声,而是对职业的热爱、对生活的真诚,不随波逐流、不将就妥协。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