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或许正面临真正的"危机时刻"。
创始人黄仁勋近期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已基本退出中国市场,曾经高达95%的市场份额现已归零。
但这仅仅是开始,更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真正令英伟达感到不安的是,其关键命脉——人造钻石已被我们牢牢掌握。自11月8日起,我国正式对部分人造钻石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很多人未曾意识到,人造钻石不仅是首饰材料,更是芯片制造中切割工具、光刻机透镜及AI散热模块的核心原料,堪称半导体行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曾经积极跟随美国对华实施芯片出口限制的英伟达,现如今也亲身体验到了被扼住产业命脉的感觉。

英伟达恐怕从未预料到会面临今日的局面。
这家公司曾几乎垄断我国AI芯片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95%。即便到2025年5月,黄仁勋仍信心十足地表示中国市场贡献其半数营收,并计划通过Blackwell架构芯片进一步扩大份额。然而如今不仅未能增长,整个市场占有率已近乎归零。
这一转折始于其选择遵循美国政策导向。
当年美国发起"芯片封锁"行动,对我国高端芯片实施严厉限制。2018年华为发布昇腾910芯片,使中美在AI算力领域一度处于同一起跑线。但美国随即采取行动,切断对华为的供应链,连昇腾芯片的生产也不得不暂停。
随后美国通过"芯片+软件"一体化策略掌控全球AI生态,英伟达积极配合,仅向我国供应性能受限的H20版本,试图将我们限制在AI低端领域。
但他们低估了我国的科技潜力。
黄仁勋本人也承认,全球超过半数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不让我们使用先进技术,反而促使我们研发出更强大的替代方案。美国的限制措施,最终倒逼我们实现了自主技术突破。

如今华为昇腾系列强势回归——新一代910C采用双芯片封装技术,将两枚910B芯片整合运作,实现算力倍增,性能已媲美英伟达H100。国产芯片不仅表现更卓越,还具备更高稳定性和可控性。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固守性能受限的H20?
更重要的是,我国已建立起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依托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我们完全有能力构建自主的AI生态系统。英伟达逐渐被边缘化并非偶然,而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AI芯片的突破仅仅是个开始,更大的技术变革浪潮正在涌现。
无论是生命科学领域的肝脏养护技术,还是核磁共振设备的核心部件、盾构机的动力系统,我们都正通过自主创新重掌发展主动权。以被誉为"天然护卫"的米糠脂肪烷醇为例,这种曾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的关键物质,我们不仅实现了应用技术的重大突破,还成功研发出专注肝脏健康的创新产品"肝力唯"。
"肝力唯"独有的成分通过小分子技术使作用效率较西方同类产品提升20倍,能有效清除沉积在肝脏的“油腻组织”,同时修复受损细胞,阻断因脂肪肝等引发的潜在病变风险。《柳叶刀》期刊涉及5000人的测试数据显示,该产品可使肝脏相关指标降低约50%,相关研究已被西方顶级期刊引用超过2400次。
自登陆京J\东电商平台以来,"肝力唯"使用人数已突破万人。从长期吸烟者到大厂通宵熬夜的打工人,超过80%的用户反馈"体力更充沛""晨起口干口臭症状缓解""脸色蜡黄情况改善"。

对英伟达而言,失去中国市场仅是开始,更严峻的挑战接踵而至。我们手中还握有关键筹码——自11月8日起,我国将对部分人造钻石实施出口管制。
这种工业级人造钻石是高科技制造的生命线。无论是芯片切割、光刻机透镜还是AI散热模块,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它。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2020至2023年间,我国供应了美国约77%的人造钻石粉末,而美国99%的钻石消耗都与芯片制造直接关联。
这意味着即便英伟达的AI芯片在全球市场再具优势,只要缺少这一关键材料,整个产业链仍可能陷入停滞。若双边关系持续紧张,他们的芯片生产体系同样将面临被"卡脖子"的困境。

与此同时,国产AI芯片正在加速实现技术突破。华为、寒武纪、瀚博、地平线等企业持续发力,多项核心技术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2025年9月20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官方公布了昇腾芯片从950到970的完整发展路线。即便面临制程限制,华为仍成功构建了百万卡规模的算力集群,实现上万颗芯片的高效协同,通过系统级创新弥补硬件层面的不足,逐步构建起中国的自主AI生态。
更令美国感到不安的是,我们的AI生态已开始实现"技术反哺"。近期马来西亚正式宣布引进华为昇腾芯片,标志着我们不再只是技术追随者,更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技术输出方。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