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过了一周,又到了每月总结一次的红利统计。
大A从3900点到4000点,主要涨的还是红利类资产。
博格在10月初开始把人工智能、芯片等切换到红利类资产。(场外主要是切换到“安心汉堡”和“红利汉堡”)
对于几个汉堡的总结详见链接:博格持仓的汉堡到底赚了多少钱?(2025年10月版)
我们看最新的【A股红利】和【港股红利】“股息率“排序。
即使扣除20%红利税后,目前港股红利还是相对有优势。


我们今天再回顾几点,大家一直以来关心的有关股息率的问题。
一、指数股息率到底是啥?为什么投资红利要关注这个?
简单说,它就是一个指数里所有成分股整体的分红水平,计算的时候会按每只股票在指数里的重要程度加权统计。
它更像个“参考样板”,能直接告诉你这个指数里包含的公司大方不大方、愿不愿意分红,是了解指数特点的一个关键指标。
通常来说,指数股息率越高,这个指数的“防守性”就越强——毕竟分红多,就算股价跌了点,分红也能补点收益。
二、基金分红率是怎么来的?这是你真能拿到的钱
基金分红率对应的钱,是你实打实能从分红里拿到手的金额,来源主要有两部分:
但要注意,基金运作是有成本的——不管赚不赚钱,管理费、托管费、指数使用费、买卖股票的交易费这些都得扣,这些成本会吃掉一部分额外收益。
所以简单理解就是:基金分红率 ≈ (成分股分红 + 其他额外收入 - 运作成本)× 基金合同里约定的分红比例
三、红利ETF的分红和股票分红收益一样吗?
模式基本差不多,都要分红除权。
但是,(A股)股票分红要持有一年才免税,
基金分红不收红利税,红利ETF也一样,但是基金持仓的股票是有红利税的,不过我们持仓基金是感受不到的。
四、ETF没分红,是基金把钱“吞了”吗?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
当然不是。
基金里那些没拿出来分红的额外收益,其实都留在基金净值里了,最终会体现为基金单位净值的上涨。
也就是说,没直接分给你现金,不代表这部分收益没给你。
相当于基金经理拿到股票分红的钱去按照指数权重给你买成股票了,它变成了基金份额。
五、分红时间怎么看?是否“月月分红”更好?
首先,ETF分红时间不是精准固定的。
也就是说,ETF能不能分红、能分多少,取决于成分股分红的能力,而ETF能在什么时候分红,一年能分多少次,取决于指数成分股在什么时候分红,基金收到这些红利后,才能决定怎么分、分多少。
如果基金管理人刻意的控制分红比例,以实现“月月分红”/“季度分红”,那是另一回事了(但是跟踪误差会变大)。
比如像A500这样的宽基,股息率本来就不高,月月分红,本质似乎意义不大。
对于跟踪股息率较高的红利/红利低波指数的ETF,超额收益有机会超过4%,季度分红也足够了。
不过,从投资者心理角度来说,“月月分红”似乎更受用,这也是很多ETF产品更愿意用“月分红”来吸引人。
不过,选择多长时间分红这件事,见仁见智,大家根据自己对于现金流的诉求程度自己选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基金公告里【管理人对报告期内基金利润分配情况的说明】查看,不用每个产品都来提问。
自己学习一次,就都懂了。
六、为啥ETF的分红率常常比指数股息率低?
总有朋友问,说看你统计的指数股息率,和我到手的ETF分红怎么不一样?
主要两个原因:
1. 成本差异:不管基金赚没赚钱,管理费这些固定支出都得交,所以基金费率越低,对分红的影响越小,越划算。
2. 额外收益不稳定:打新、借股票这些额外收入不是稳赚的,有时候赚得多,有时候可能就赚一点,甚至不够覆盖管理费,自然就没法多分红了。
港股&A股红利基金大全(11月版本)
数据如下,大家自己选择。
如果不知道怎么买的,也可以参考场外博格买的红利汉堡。



关注我们,我们每月都会更新红利基金数据,
往期相关文章参考:(也可以自行在历史文章里搜索关键词“红利”)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