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分后不久,我门诊来了位程阿姨,今年58岁。
刚进诊室她就连着咳了几声,嗓子沙哑,整个人明显没精神。她说自己从秋分那周开始,就感觉嗓子干、咳嗽,起初以为是小感冒,没吃药,更没特别护理。结果一周后咳嗽加重,晚上干到睡不着,胸口疼。来医院检查时,已经发展成了支气管炎并伴右下肺小片炎症。
我当时问她——“这段时间喝水和饮食怎么样?”
她自嘲说:“一直忙着带小孙子,没管自己。水果吃得少,怕凉,水也多是茶和咖啡。”
——这就是典型的秋燥伤肺,加上饮食调护不到位,火气上升、免疫力下降,让细菌有了可乘之机。
后来她按照我的建议,坚持润燥食疗,特别是节瓜汤,一个多月后症状基本缓解。程阿姨感慨:“早知道秋天要防燥,我就不受这一遭罪了。”
中医讲:“秋燥易伤肺”。
秋分后,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下降,人体水分蒸发加快,皮肤、呼吸道黏膜容易干燥。肺为“娇脏”,最怕燥邪,一旦受伤,咽干、咳嗽、皮肤瘙痒、便秘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找上门。
《黄帝内经》强调:
而在岭南、湘赣等地区,民间就有一句顺口溜:“秋分吃一瓜,中药不用抓”——意思是只要在秋分开始注意膳食滋润,很多小毛病不用吃药也能预防。
很多人知道冬瓜、丝瓜,却不知道节瓜才是秋分最适宜的时令瓜。
节瓜又叫毛瓜、佛手瓜的一个品种,但两者植物学不同。南方常见的节瓜,外皮碧绿、略带细毛,嫩时清脆,熟后清香。
这种“清润+补水+温和”的特点,非常符合秋分需要的“平补不燥”。
很多人秋天想到“润”就想到冬瓜,但冬瓜偏凉,消水肿效果强,更适合夏末湿热重的体质。
节瓜相比:
临床观察:秋燥咳嗽的患者,若配合节瓜汤,恢复速度普遍快于单靠药物和清水滋润的人群。
民间流行的节瓜瘦肉鸡脚花生眉豆汤,本身就非常适合秋分,但对于不同人群,我做了些改良,让它更科学更个性化。
基础配方(4人份)
做法:
医生小贴士:
很多人认为“多喝水”就能缓解干咳,其实临床一再证明:
我常说:厨房也是药房,特别是在秋分这样的季节节点。
节瓜这种当季平价食材,如果烹饪得当,比一堆保健品更实用、更安全。
秋分开始,把“润肺护阴”刻进行动里,很多小毛病能提前挡在门外。
——不要等咳嗽、上火、抵抗力下降再想起补救,那时的代价,可能就是一个秋天的好状态。
你家秋分有没有吃节瓜的习惯?你是怎么做的节瓜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做法和口感体验,说不定能帮别人找到更好吃的秋分养生菜谱!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