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唐山的GDP达到了10003.9亿元。而在遥远的欧洲,塞尔维亚则创造了858亿美元GDP。
一个是中国北方的工业城市,一个是巴尔干半岛的国家首都所在地。一个地级市干过一个国家,差距就摆在这里,但故事的精妙,不止于此。
2024年这场“城市PK国家”的比赛,主角是中国北方工业城市唐山和欧洲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财政部给出的全年数据是:GDP约合823亿欧元,GDP增速3.9%。这是一个在欧洲属于中上水准的表现。民众人均月税后收入约为838欧元,已经是该国历史最好水平之一。
唐山的答卷则更厚重。唐山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387亿美元。这个数值,不仅成功跨入“万亿俱乐部”,还是河北省第一个做到的地级市,全国排名第27位。
人均GDP达到18万元人民币,换算下来约为2.5万美元。别说是和塞尔维亚比,在全国地级市层面,这成绩也少有敌手。
唐山靠什么干出这一结果?第二产业是底盘。2024年,唐山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5042.8亿元,占比58.9%。这一项的比重直接扛起全市GDP大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比前三季度还加快了0.8个百分点。放在全国钢铁基地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能做到逆势提升,这不是常规操作。
而塞尔维亚的制造业,2024年同比增长4.4%。这数字在欧洲算可圈可点,但面对唐山的数据时,力度显然不在一个量级。
工业产值整体增长3%,也没有形成更大级别的拉动力。失业率虽然降到了8.6%,是历史低点,但年轻人口就业压力依然较重。
唐山并没有满足于一招鲜的老路径。钢铁的“高含金量”升级正带来巨大的结构反转,采用“企业出题,实验室答题”的机制,让技术攻关从计划走向工程,从工程转向商品。
从炉膛到车间,唐山的制造动能开始显露出技术范儿。这套动作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唐山早年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布下的“先手棋”。
这年头,比的不只是总量,而是结构含金量和未来成长性。唐山的人均GDP翻过塞尔维亚,并不是个偶然跳跃,而是产业基础、要素调配、港口通道共同支撑的长线结果。
它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地级城市,不再是“补短”的补丁,而是有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结构性作用。
经济发展从不在话语中取得,而是在数十万工人、千余家工厂和上百亿投资流中完成的。这种密集度,已经决定了下一步,不光是唐山,还有更多中国城市将陆续迈入世界级经济体阵营。
“中国钢都”这四个字,在唐山身上贴了很多年。但2024年的唐山,已经从这个“金字招牌”中,走出了新的解释。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24年增加值增长8.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9.4%。这看上去仍然是“钢铁一柱擎天”,但内部结构已经大变样。
新建的高炉早就配上了智能中控,老旧产线也开始逐批淘汰。“绿色转型+智能制造”,成了唐山这座城市的新标签。
2024年,一个数据尤其突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9.1%,锂离子电池增长102%。
这是新制造链条在唐山落地生根的实证。而唐山过去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能做到这一步,背后是产业转型方向的彻底再设计。
对比之下,塞尔维亚制造业尽管保持增长,产业升级却遇到“资金瓶颈”和“结构堵点”。中企在贝尔格莱德建设世博会主场馆,当地配套设施仍由中方承建,说明本地工业链承接能力有限。
唐山不是“去工业化”,而是主动再工业化。2024年,化学原料制造业增长2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3%,这两块业务迅速取代传统“重能耗产业”成为唐山新动能支柱。
更有意思的是,一部分被“淘汰”的旧钢铁厂,如今正在被打造成产业转型园区。原地更新、就地翻身,不靠“搬走”,靠“改造”。
政策上,唐山也不手软。2024年唐山开展大规模“以旧换新”计划,累计消费拉动额88.7亿元。
给新家电、新汽车、新设备腾地方,也给智能工厂、环保产品、数字基础设施清出新空间。
技术和设备背后,是人。唐山正在培养一支适配新制造的技能工人队伍。高职院校与产业园合作设置新工科专业,目的是把操作员训练成系统维护员,把技校生送进智能产线。
这些动向没有喧哗,但推动的,是城市发展的“深水流”。
唐山的路径,不是靠突击出来的GDP数字,而是在城市自身生态系统中,持续嵌套和迭代出来的高质量增长。这种增长能力的出现,是工业城市深耕数十年的必然回响。
如果说唐山工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那么港口经济就是它直连世界的“进攻棋”。唐山港,2024年全球排名第二,货物吞吐量超过8亿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塞尔维亚整个国家没有出海口,所有大宗商品进出口只能依赖陆路或周边国家港口,物流成本和周期直接拉长两个档次。
而唐山,坐拥京唐港、曹妃甸港等多个深水港群,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唐山已经变成整个华北重要的“出口动脉”和“原料入口”。
2024年前11个月,唐山进出口总额达到1342亿元,在河北省排第一。出口的更多是电子元器件、化学产品、新能源配件,这些产品的共同点是:技术密集、利润高、增速快。
对比塞尔维亚,2024年财政赤字18.1亿欧元,占GDP的2.2%,外债比例高达68.2%,财政状况高度依赖欧盟和外资流入。
而唐山则拥有自身持续造血能力,产业链稳定,口岸强势,自主性更强。企业出海模式转变为“卖服务、卖系统”,港口平台变成金融、报关、物流、贸易的综合枢纽。
“万亿”唐山的新功课.经济观察报.2025-02-21
2024年塞尔维亚宏观经济数据.商务部.2025-06-30
钢铁到万亿:唐山经济的绿色转型与崛起之路.BT财经.2025-02-21
塞尔维亚:经济前景向好 对华合作更上层楼.光明日报.2024-12-30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