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打造“成德眉资都市圈”绿色氢路

记者今日获悉,《四川省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印发。《方案》指出要打造“成德眉资都市圈”等绿色氢路,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应用场景。

△东方电气氢产业示范园

绘制图谱清单

推动氢能产业建圈强链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国际氢能源委员会预测,2050年全球氢能源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同时2050年全球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

“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10%的可再生能源必须通过长周期储能来解决。到2060年,中国需要1.5万亿度电由氢储存,这是非常广阔的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预计,2030年绿氢规模将达到500万吨到1000万吨。

四川的氢能企业主要集中在成都、德阳两地。当前,成都都市圈通过构建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链,布局氢能产业,助推“成德眉资都市圈”绿色氢路建设。在成都,东方氢能实现全产业链布局;亚联氢能研制出全球首台200Nm3/h生物质乙醇重整制氢装置;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制氢技术,厚普股份固态储氢材料等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而德阳是全省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和最完整的中试验证基地,实现国内首个兆瓦级冷热电氢氧五联供系统示范;开发出国内首个兆瓦级光伏发电耦合PEM(派姆)电解水制氢系统;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安全无毒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示范。

“目前,成都都市圈已经初步形成了‘制—储—运—加—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进一步细化完善《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产业链全景图》,联合绘制氢能产业发展图谱、产业发展路径图、产业发展布局图、链主企业布局图4张图谱,以及领军人才、产业基金、关键平台、重点配套企业4张清单,共同构建都市圈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配套企业+投资基金+中介机构+领军人才”资源库。

△东方氢能与重汽成商联合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

扩大领域运用

联动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场景

“加氢20分钟,续航550公里以上!”前不久,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11号馆门口,一辆搭载东方氢能自主研发的200kW级燃料电池系统的牵引车受到大家关注。

这是氢能在成都都市圈实现场景应用的一个缩影。《方案》指出,要推广氢能在城市交通、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应用场景。

2023年12月,成德眉资首条氢能“零碳”道路运输线路发运,进行成都往返德阳及绵阳等地区的烟草及相关原料、辅料运输。2024年3月,成都造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了运行试验。

“我们将推动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物流场站、高速沿线合理布局加氢站,配套建设氢能保障体系,推广节能低碳交通运输工具。”眉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在成都都市圈,氢能的应用场景正变得越来越广泛。

“今后,成德眉资四市将联动打造氢能示范应用场景。”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先进制造业、综合交通“同城同网”、对外开放和商贸消费等,共同在公交、城际货运、冷链物流、机场专线、城市渣土转运、矿山和钢铁等领域扩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共同开展“成都都市圈造”氢能源市域列车试点示范,探索氢能无人机示范应用等,将场景资源转化为订单,拉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周鸿 图片 受访者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赵子君 审核 张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财经   都市   成都   产业链   场景   德阳   产业   布局   图谱   能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