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深夜亮起的台灯、清晨难以睁开的双眼……一些青少年正在遭受失眠这一“无声的困扰”。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失眠是因为“学习压力大”“玩手机太晚”,但失眠往往是身体与心理共同发出的警报。

睡眠不好为哪般
西医视角:激素变化+情绪波动的双重影响。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身体会因生长发育而出现激素分泌水平的变化,其中一个直接影响是掌管睡眠的褪黑素分泌时间自然推迟,这会导致他们晚上不困、早上不醒。同时,他们的大脑“理性控制中心”(前额叶)尚未成熟,而“情绪中心”(杏仁核)却异常活跃。当学业、社交、家庭等多重压力袭来时,他们的大脑容易陷入焦虑或抑郁状态,直接破坏睡眠的神经化学平衡。电子产品工作时发出的蓝光,也会强力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
中医视角:心神失养、肝气不舒、脾胃受损。中医将失眠看作是心神不安的表现。而心神能否安宁,取决于身体的基础是否稳固,核心与三个脏腑有关。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会导致“心火”亢盛,心神被虚火搅得不安宁。压力和不快情绪易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扰心神,人便急躁易怒,难以入睡。学习耗神,加上饮食不规律、爱吃冷饮,会损伤脾胃,导致气血不足,使心神失去滋养,人会变得心慌、多梦、易醒。
几种失眠调养法
安神食疗:
让身心“吃回安宁”

针对孩子心烦、舌尖红等症状,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碗莲子百合粥,将大米、带芯莲子、干百合一同熬煮。莲子芯能清心火,百合能宁心安神。
针对压力大、爱叹气的孩子,推荐饮用玫瑰解郁茶,即取5~8朵干玫瑰花,用热水冲泡饮用,香气也能舒缓情绪。针对疲劳、脸色黄、记性差的孩子,红枣和桂圆是补益心脾的黄金搭档,也可将山药炖汤或清炒。
穴位按摩:
随身携带的“安眠处方”

建议失眠的孩子每天花几分钟,适当按压以下几个穴位。
安眠穴(耳后):在耳垂后的凹陷处(风池穴)与耳垂连线中点。用双手拇指按揉,以有酸胀感为宜,能安神助眠。
神门穴(手腕):位于手腕内侧横纹上,小指一侧的肌腱内侧凹陷处,睡前按揉3~5分钟,能有效宁心安神。
太冲穴(脚背):位于脚背上第一、二脚趾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能有效疏解肝气郁结,缓解压力、焦虑。孩子感觉情绪不佳时,可以按揉此穴。
涌泉穴(脚底):在蜷足时足底前部的凹陷处,此为肾经起点,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搓热涌泉穴,能引火下行,让亢盛的虚火回归本位,特别适合“脑子停不下来”的孩子。
打造“睡前仪式感”:
给大脑一个缓冲带

人体从兴奋状态到睡眠状态,需要一个平缓的过渡。比如,睡前1小时需严格断网、放下手机和平板电脑;用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帮助大脑放松;做几个简单的瑜伽拉伸动作,或只是静静地坐着,进行5分钟的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回);调暗灯光,播放一些舒缓的纯音乐或自然声音(如雨声、溪流声)。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失眠超过2周,并伴有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食欲和体重明显变化,甚至流露出消极念头时,家长要及时带其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请将孩子的失眠看作是他需要帮助的“信号”,而非需要纠正的“错误”。家长与其对孩子说“你怎么还不睡”,不如问:“最近有什么让你烦心的事情吗?想和我聊一聊吗?”父母的理解与陪伴是孩子最实用的“安眠配方”。而一夜安眠,才能让孩子拥有迎接未来挑战的勇气与力量。

本文作者:克拉玛依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李志雄 精神科 刘曼淇 米亚莉
本文来源:学生与健康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投稿邮箱:cfpa529@163.com
▼
▼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