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舞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个实力的。
作为春晚的“钉子户”,郭达前前后后20次登上春晚的舞台,给观众们带来了无数经典的作品,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在舞台上,他和蔡明配合的天衣无缝,而且两个人是一直扮演的是夫妻的角色,以至于很多人都误以为蔡明就是郭达的妻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们只是合作关系,而郭达的妻子另有他人,而且当郭达的妻子身份公开后,很多人不禁直呼“原来她就是郭达的妻子,怪不得他能20次上春晚”。
郭达的妻子到底是谁,她有什么通天本领让丈夫成了春晚钉子户?
1974年的陕西话剧院排练厅,19岁的郭达正为《霓虹灯下的哨兵》排练着,不小心一个趔趄撞在道具架上,崭新的演出服衣领被勾出一道大口子。
当时的郭达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一身力气都用在琢磨表演上,缝补这种细活完全摸不着头脑。
就在郭达为衣服的破洞愁眉不展的时候,同事对着不远处的一个女孩对他说:“你去找她,她的针线活比缝纫机还准。”
同事给郭达推荐的这个女孩就是吴芳,吴芳当时是剧院的服装师,正趴在桌子上改戏服样稿。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发梢,手里的粉笔在布料上画着弧线,吴芳看到郭达走过来,手里拿着衣服,她就明白了。
吴芳抬头时眼里带着笑意,她对郭达说:“放这吧,明早来取。”
第二天取衣服时,郭达发现破口处被缝成了一朵小小的山茶花,针脚细得几乎看不见。
原来吴芳嫌补丁丑,故意绣个小花掩盖一下。
从那天起,郭达总“不小心”弄破衣服,今天是袖口磨毛,明天是裤脚开线。
渐渐的,剧院的年轻人都知道郭达喜欢上了吴芳,但他却不敢去表白,郭达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吴芳,因为家徒四壁的他,还是非常自卑的。
直到一次暴雨,郭达看到吴芳冒雨把他晒在院里的被褥收进自己房间,才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喜欢吴芳的话,而且他还一五一十的说出了自己家的实际情况。
没想到吴芳不但没有嫌弃他,还答应和他在一起相处试试,就这样,郭达和吴芳谈起了恋爱。
郭达和吴芳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发现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另一半,而且吴芳从未嫌弃过郭达家里穷,她一直在背后默默的鼓励着郭达。
最终两个人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为了不辜负妻子的信任,郭达工作的时候更加卖力了。
但是没想到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话剧舞台渐渐冷清了起来,剧院的演出场次从每周五场降到两场,郭达看着台下稀稀拉拉的观众,夜里总翻来覆去睡不着。
吴芳也感觉到了郭达的压力,于是她提议让郭达试试小品,在当时小品当时还是新鲜事物,陕西话剧院没人敢碰,郭达更是心里没底。
更现实的是,改编剧本、做新行头都需要钱,那天晚上,吴芳翻出一个铁皮盒,倒出里面的150元钱,那是她攒了半年的工资,还有三张肉票。
吴芳把这些钱全部交给了郭达,让他勇敢去尝试,妻子的支持给郭达带来了信心。
郭达请编剧改了《产房门前》的剧本,把陕西方言里的幽默揉进去。
而吴芳熬了三个通宵,用肉票换来的布料做了件深灰色西装,袖口内侧偷偷绣了个平安结。没想到的是,郭达凭借着自己的话剧功底和幽默的表演,很快就受到了观众的喜欢。
对于这个耳目一新的小品表演,大家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郭达也从此走上了小品这条路。
1987年,郭达接到了央视的邀请,在春晚的后台,郭达不断的平息着自己的心情,他想起了妻子经常对他说的那句话“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
那晚的《产房门前》火了,观众记住了那个操着陕西话的“愣头青”,却没人知道,他谢幕时微微鞠躬的弧度里,藏着吴芳用三张肉票换来的底气。
更难的是1988年,郭达想再上春晚,却被导演说少点新意。
郭达愁的蹲在央视大楼门口抽烟,吴芳骑着自行车从陕西赶来,车筐里装着一沓设计草图。
原来吴芳专门给他设计了新造型,图上的陕北头巾和羊皮袄非常的经典,为了请人做道具,吴芳还悄悄卖掉了母亲留给她的金戒指。
那年春晚,郭达穿着吴芳设计的羊皮袄演完《清官难断家务事》,后台导演拍着他的肩膀说:“这股土劲儿,绝了!”
郭达跑下台后第一个给吴芳打去了电话,他们两个人都激动的久久不语。
吴芳总能在关键时刻,给郭达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所以郭达能够20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也离不开吴芳的默默付出。
除了对郭达事业上的帮助外,吴芳更关心郭达的身体,而且还把家里的老小都照顾的非常好,她只想让郭达一心一意演好小品。
每年春晚彩排,他总要熬到凌晨三四点,改台词、顺动作,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吴芳不放心,每年春晚前都会提前来北京,住剧院的招待所,每天提着保温桶去彩排现场,桶里有时是小米粥,有时是煮得软烂的羊肉汤。
有一年彩排,郭达因为紧张忘词,下来后蹲在墙角抽烟,吴芳没说什么,只是把他的演出服脱下来,重新熨烫。
她的默默付出都给了郭达更大的勇气和力量,而且对于大家一致误以为的郭达和蔡明才是夫妻时,吴芳也从未放在心上,因为她知道,丈夫心里只有她一人。
2011年春晚彩排结束后,郭达在后台的椅子上坐着,半天没动,吴芳走过去,发现他鬓角的白发又多了些。
吴芳心疼的劝说郭达不要再这么拼了,于是郭达决定退出春晚的舞台,他要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当郭达退出春晚的决定公布后,他收到很多观众的信,问他什么时候再回来。
郭达心里不是滋味,为了让他散心,吴芳拉着他去了陕西老家,在母亲留下的老院里,她教郭达种菜,陪他给父亲的小提琴换弦。
2017年郭达参加综艺,吴芳跟着去了录制现场,节目里,郭达表演陕西话版小品,台下笑声雷动,他望向观众席,吴芳正举着手机录像,眼里的笑意和当年在剧院时一模一样。
如今的郭达很少出现在镜头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家研究菜谱。
吴芳总说他做的油泼面没她做得香,却每次都吃得精光。有
次整理旧物,郭达翻出那套穿了20年的针线筐,里面还躺着半张乐谱,《梁祝》的旋律依稀可见。”
郭达20次春晚的荣光,像一串珍珠,而吴芳的针线,就是串起这一切的线。
他们之间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细水长流,从破衣领上的山茶花,到退幕后的灶台烟火。吴芳用一辈子证明,最好的支撑,从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而是在你回头时,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