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生,我今年才45岁,怎么就骨质疏松了?”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苏新平教授门诊,教师王女士拿着骨密度检查报告,满脸不可置信。
原来,王女士长期久站讲课,近年来常感腰背酸痛,本以为只是疲劳,检查却发现骨量已明显减少。这样的案例在骨伤科门诊并不少见。
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苏新平教授介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逐年增加,其中65岁以上女性患病占大多数。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已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帝内经》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八,则齿发去。”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骨骼的强弱与肾精盛衰密切相关。如同养花,需要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养护方法,骨骼健康也需要在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精细管理。
一、儿童青少年期(0-20岁):培土施肥期
这个阶段是骨量银行的储备黄金期,90%的骨量在20岁前积累完成。
1. 营养充足:每日保证800-1200mg钙摄入,相当于500ml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
2. 适度日照:每天上午10点或下午3点左右晒太阳15-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
3. 科学运动:跳绳、篮球、跑步等冲击性运动,有效刺激骨骼生长。
(▲AI图)
青少年时期的骨骼就像春天的树苗,阳光、雨露、养分一样都不能少。
二、中年期(30-50岁):精心维护期
此阶段骨量开始缓慢下降,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流失加速。
1. 健脾补肾:常食山药、黑芝麻、核桃等,健脾益肾,培补后天。
2. 动静结合:练习八段锦、太极拳,调和气血,强健筋骨。
3. 定期检测:45岁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中医强调“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胃功能良好,营养才能输送到四肢百骸。
三、老年期(60岁以上):重点防护期
此阶段重在预防骨折,维持生活质量。
1. 防跌倒:家中安装扶手,穿防滑鞋,保持地面干燥。
2. 适度运动:扶椅深蹲、靠墙站立,维持肌力和平衡能力。
3. 中药调理:遵医嘱服用有补肾壮骨功效的中药,如杜仲、骨碎补等。
一级预防:未病先防
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预防骨质疏松越早越好。
食疗方推荐:黑豆核桃骨头汤。
取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猪骨500克、枸杞15克,文火慢炖2小时,每周2-3次,适合全家食用。
(▲AI图)
二级预防:即病防变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需积极干预,防止病情进展。
1. 中西医结合治疗:钙剂+维生素D基础治疗,配合补肾活血中药。
2. 针灸疗法:选取肾俞、命门、足三里等穴位,每周2次。
3. 运动处方: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等。
三级预防:愈后防复
对于已发生骨折的患者,预防再次骨折至关重要。
1.康复训练: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2.中药熏蒸:舒筋活络,改善局部循环。
3.营养支持:高钙、高蛋白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1. 穴位按摩:每天按揉足三里、肾俞穴各3-5分钟,健脾补肾。
2. 传统功法:练习八段锦“双手攀足固肾腰”动作,早晚各一次。
3. 饮食调理:多吃深绿色蔬菜、豆制品,适量坚果。
(▲AI图)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苏新平教授提醒:骨骼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骨伤科团队倡导全生命周期骨骼管理理念,从儿童期开始投资骨骼健康,中年期维持骨量,老年期预防骨折。绝经后女性、有家族史、长期使用激素等人群,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养骨如养花,需要时时呵护。从现在开始,关注骨骼健康,让生命之树挺拔常青。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关节外科) 张道伟 杜健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