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将军李广公报私仇,成为人生一大污点:权力面前,律法不值一提

聊一段关于李广的故事,却不算是一段光彩的故事。

说实话,《史记》为李广树立一个值得同情的人设,历代文人墨客也大多为李广感到遗憾。

但是,李广绝不是那种值得同情的弱者。实际上,他是一个狠角色。

《史记》中有一段关于李广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李广的另一面。

李广是跟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的英雄,然而,英雄身上也有污点,甚至有小人的行径。

公元前129年,李广因讨伐匈奴战败,被汉武帝贬为平民。

尽管成了普通老百姓,李广家里依然有钱有势。

他经常与昔日的淮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在一块鬼混,时常去蓝田的南山中打猎,消磨无聊的贵族时光。

有一次,李广带领一队骑兵外出打猎饮酒,直到半夜才回来。

那时,霸陵通往长安的通道已经关闭,且还有宵禁的规定。

李广身边的骑兵上前说道:“前将军李广想通过霸陵回家。”

霸陵尉听到后,一点情面也不给,他不仅没有给李广打开方便之门,反而训斥道:“就算是现在的将军,如果没有公事也不能通过,更何况是以前的将军呢?”

咱们先说说,霸陵尉不让李广通过,绝对是合法合规的,没有问题的。

霸陵尉也不是普通一个小县城的县尉,小地方可以讲人情世故,但是,霸陵是什么地方?帝陵呀,自然有约束他的规章制度。

但是,不让过就不让呗,霸陵尉这家伙喝了酒,嘴巴有些臭,也有点欠抽!

李广名声在外,本以为靠昔日的名气,好歹卖他一个面子,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这让李广在众人面前很没面子。

然而,此时的李广无职无权,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霸陵尉的做法是合法合规的,人家也不是普通人。

李广只能忍气吞声,在野地里吹了一晚上的风,受了一肚子的气。

《史记·李将军列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闲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

然而,李广却将这位廷尉的羞辱深刻在了心里。

一年后,匈奴再次进犯,杀死了辽西太守,掳走了两千多名官民。

汉武帝命令韩安国率军出征,但战事不利,军队损失惨重。

正值用人之际,汉武帝无奈之下,只好重新启用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命他率军讨伐匈奴。

李广终于重获带兵的机会。临行前,他特意上书朝廷,要求带着霸陵尉一同出征。

朝堂上自然没有什么阻力,霸陵尉无法推辞,毕竟是朝廷的征召,只能前去找李广报道。

然而,霸陵尉这一去,却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刚到军营,李广连理由都懒得找,直接将他斩首。

《汉书·李广传》:广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上书自陈谢罪。

李广杀了霸陵尉后,自知有罪,赶忙上书向汉武帝请罪。

但是,这个时候,正值用人之际,汉武帝不得不继续重用他,找了台阶下,说霸陵尉为非作歹,早就该收拾他了,李广杀他算是替朝廷出手。

这就是李广与霸陵尉之间的恩怨。

霸陵尉阻止李广夜晚进城有错吗?

没错!他依法依规办事,合情合理。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霸陵尉自身也有问题。

他本可以依法办事,却偏偏要出言羞辱,嘴巴太臭,也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这就是霸陵尉流血的历史教训。

当然,李广本身也有很大的问题,他的报复行为显然过激了,小人得志便猖狂,心胸还是小了点,因为私怨杀了霸陵尉。

而李广心胸小,在几年后跟卫青出击匈奴,却因为军中小吏的斥责,羞愧自杀,令人叹息!

李广死后,仅剩的儿子李敢因为李广之死,跟卫青动了手,揍了卫青一顿。卫青的外甥霍去病趁着打猎的时候,一箭射死了李敢,汉武帝这次为霍去病遮掩,下达了封口令,找了个理由,李敢被鹿角顶死了。

李广因私怨杀霸陵尉,霍去病因私怨杀李敢,冥冥之中,好像早已注定!

不守规矩的人,最终一定会遭到不守规矩的报应!

你觉得是这样吗?

煮酒论英雄,持杯赞豪杰。

关注我,为你分享一读就上瘾的人物故事!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飞将军   公报私仇   污点   不值   权力   面前   人生   汉武帝   资治通鉴   匈奴   史记   将军   私怨   太守   朝廷   故事   成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