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联合国日:它的由来与使命,你知道多少?

“联合国就是个空架子”—— 刷到这句吐槽时,你可能正对着联合国日的纪念海报发呆。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被调侃 “说话不管用” 的组织,诞生那天差点胎死腹中,而每年 10 月 24 日的联合国日,本质上是人类在二战废墟上立下的 “求生契约”。

1945 年的今天,当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批准书上签下最后一笔时,纽约的电报局里堆满了来自全球的加急电报 —— 有人在庆祝战争阴影消散,有人却在质疑:这个由 51 个国家凑起来的 “国际俱乐部”,真能比一战后垮台的国际联盟强?

七十多年过去,我们吐槽它效率低下,调侃常任理事国的 “一票否决权”,却忘了联合国日的真正由来:不是为了彰显大国权威,而是一群劫后余生的人,想给子孙后代留一张 “免战牌”。

要讲联合国日的由来,得先翻出那段被尘封的 “黑历史”—— 国际联盟的破产。1919 年一战结束后,26 个国家在巴黎签下《凡尔赛和约》,催生了人类首个国际维和组织 “国际联盟”。

但这个听起来很厉害的组织,连基本的 “牙齿” 都没有:没有常备军,没有强制制裁权,当 1937 年日本侵华、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时,只能对着侵略者喊 “你不对”。

1941 年,当纳粹坦克碾过欧洲平原,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深夜起草文件时突然拍桌:“不能再搞虚的了!”

8 月 14 日,他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的军舰上签署《大西洋宪章》,第一次提出要建 “更结实的安全体系”。有趣的是,“联合国” 这个名字是罗斯福随口想的,原本只是为了称呼反法西斯同盟国,没想到后来成了正式名称。

真正的转折点在 1942 年元旦。华盛顿的战争部大楼里,26 个国家的代表挤在会议室里签《联合国家宣言》。中国代表宋子文拿着钢笔的手在发抖 ——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宣言里那句 “不与敌人单独媾和”,成了后来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雏形。

1945 年 4 月 25 日,旧金山退伍军人礼堂挤满了人。50 个国家的代表带着各自的诉求而来:苏联要求确保东欧安全,中国坚持要把 “台湾归还中国” 写进宪章,美国则想拉着盟友主导战后秩序。

最激烈的争论发生在安理会表决机制上,苏联代表拍着桌子威胁 “不解决就退场”,最后还是罗斯福提出 “大国一致原则”—— 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才把僵局打破。

6 月 26 日签字那天,发生了段暖心插曲:中国代表团的董必武先生特意换上中山装,成为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代表。波兰因为内战没能参会,后来补签成为第 51 个创始国。当时没人想到,这份写满妥协的文件,会在四个月后改变世界。

1945 年 10 月 24 日,当中美英法苏等国的批准书全部送达美国国务院,《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那天纽约时报的头版标题很直白:“人类终于有了阻止战争的钥匙”。三年后的 1948 年,联合国大会正式把 10 月 24 日定为联合国日,第一届庆祝活动上,有人放飞了写着 “再也不要战争” 的气球。

很少有人知道,1949 年的联合国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举行了奠基仪式。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辞中说:“这里要建的不是权力中心,而是对话中心”。如今大楼前的青铜雕塑 “打结的手枪”,正是这个理念的象征。

联合国日的庆祝方式也藏着巧思。2023 年卢旺达的联合国日活动上,维和部队和当地村民一起种了 2000 棵树,还组织了足球赛 —— 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的球队点球战胜了卢旺达政府队。

而 2025 年联合国日的主题定为 “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呼应了 70 多年前旧金山会议上 “集体承诺” 的初心。

更有趣的是语言细节。联合国规定中文、英文等六种工作语言,1946 年第一次联大会议上,中文翻译因为 “找不到对应词汇” 急得满头汗 —— 当时 “维和部队” 还没有标准译法,最后临时创造的词汇沿用至今。现在每年 4 月 20 日的 “联合国中文日”,其实也是对创始国语言权益的纪念。

回到开头的吐槽:联合国确实有很多 “无力时刻”,但它从未辜负成立时的使命。当 1948 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停战时,是联合国特使邦奇冒着炮火调停,他后来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有色人种;当新冠疫情爆发时,世卫组织在联合国框架下协调全球疫苗分配,挽救了千万生命。

2025 年的联合国日即将到来,193 个成员国的旗帜会在纽约总部前升起。那些吐槽 “联合国没用” 的人或许忘了:这个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 —— 毕竟在此之前,人类从未有过持续七十多年没有世界大战的时代。

联合国日的由来,从来不是歌颂某个强国的胜利,而是铭记一群普通人的愿望: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上亿人丧生的苦难后,他们想让后代知道,分歧可以用谈判解决,仇恨可以用包容化解。这或许就是联合国留给世界最珍贵的遗产:不是完美的制度,而是 “永远相信和平” 的勇气。

下次再刷到联合国日的消息,不妨想想 1945 年 10 月 24 日那天,那些在批准书上签字的人眼中的期待 —— 那是人类在废墟上种下的种子,如今已长成遮风挡雨的大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历史   联合国   由来   使命   日子   罗斯福   中国   卢旺达   组织   代表   国际联盟   宪章   纽约   旧金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