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华软话硬话说了个遍,中方依旧纹丝不动。美方口惠实不至的套路,已然彻底失效。
路透社指出,中国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贸易数据引发国际市场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70万吨降至零,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美国大豆对华零出口的情况。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归零”】
这一数据印证了此前市场关于中美大豆贸易陷入停滞的猜测,也反映出两国贸易摩擦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
从整体数据来看,中国大豆进口市场依然活跃。今年1至9月,中国大豆累计进口量达到861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5.3%。其中9月单月进口量高达1286.9万吨,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然而,这些进口需求完全由南美供应商满足,巴西和阿根廷对华大豆出口分别实现29.9%和91.5%的显著增长。
这一贸易格局的转变背后存在多重因素。首创京都期货分析师指出,高额关税是影响中美大豆贸易的关键障碍。与此同时,美国旧作大豆库存已完成交易,新作大豆又面临市场准入问题,导致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暂时“出局”。
【美国大豆粮仓轰然倒塌】
美国农业部门正深切感受到这一变化的冲击。不久前,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座储存大豆的粮仓发生坍塌事故,800多吨大豆倾泻而出。这一事件颇具象征意义地反映了美国大豆库存积压的严峻局面。
往年的这个季节,美国大豆粮仓很少出现如此饱满的存储状态。然而,由于中国这个最大买家连续半年未采购美国大豆,美国国内仓储设施不堪重负。
业内人士分析,中美大豆贸易的中断对美国农业造成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中国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出口大豆的约半数销往中国。突然失去这一重要客户,使得美国豆农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国大豆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美国粮食运输船靠岸艘次同比暴跌56%,这一数字直观地反映了贸易萎缩的严重程度。
【美国粮食运输船靠岸艘次同比暴跌56%】
面对这一局面,美国政治层面也表现出焦虑。共和党议员公开承认中国短期内可能不会恢复采购美国农产品,农业部长也坦承农业经济状况不佳。尽管联邦政府处于停摆状态,但仍急于制定农业救助计划,试图缓解农户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表态显示出政策调整的迹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朗普一方面强调“不希望摧毁中国”,另一方面也表示美国会“努力降低对华关税”。
然而,他同时提出了三个前提条件:要求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配合管控芬太尼问题,以及在稀土问题上作出让步。
这种表态被观察家解读为美方在经历贸易战反复较量后的策略调整。分析认为,在中方采取一系列有力反制措施后,特朗普政府逐渐认识到单边施压的局限性,因此试图通过降低调门为谈判创造空间。
【特朗普称会“努力降低对华关税”】
不过,其提出的条件仍然显示出美方希望在关键领域获得中方让步的意图。
从中国视角来看,当前的大豆供应格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推进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成效。
经过数年布局,中国已成功将大豆进口重心从美国转向南美,建立起更加均衡的供应体系。巴西和阿根廷等国不仅大幅提升了对华出口规模,还在持续扩大生产能力,这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更多选择。
业内专家指出,中美大豆贸易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短期来看,美国恢复对华大豆出口面临较大困难。一方面,高关税使得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缺乏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建立的多元化供应渠道已经相对稳固,不会轻易改变。
【中美大豆贸易短期内难以重回正轨】
从更宏观的层面观察,中美大豆贸易的波动反映了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刻变化。美国长期奉行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不仅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让本国农业部门承受了巨大损失。
相比之下,中国通过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和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往来,成功构建了更具韧性的农产品供应网络。
展望未来,中美大豆贸易能否重回正轨,关键在于美方能否真正摒弃零和思维,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处理双边经贸关系。
对于中国而言,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粮食安全是首要考量。在美国展现出足够诚意、切实改变其对华贸易政策之前,中国大概率将继续维持当前的大豆进口格局。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