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做饭,我其实不算特别老练,但这些年为了家里的那一口热乎饭,也是慢慢摸索出点门道了。尤其是我老公,他对吃还挺讲究的。每次我做饭,他都吃得挺认真,吃完还会点评几句,比如“这个火候有点过了”、“这个调味有点淡了”……听多了,我也有点紧张。但有一次,我做了一顿韭菜鸡蛋馅饼,他吃了之后竟然说:“你这个馅饼,比我小时候我妈做的还香!”
我当时就愣住了,心想,这是真的吗?我妈做的馅饼可是一绝啊!后来我才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他告诉我,外面买的馅饼,要么皮太厚,咬下去全是面味儿;要么馅儿太水,咬一口汤汁四溅,还容易破皮漏馅;还有些干脆就是油炸的,吃多了油腻腻的,嘴里不舒服。而我做的这个馅饼,外皮薄薄的,咬开一口,里面是鲜嫩的鸡蛋和清香的韭菜,口感层次分明,吃着不腻还特别有满足感。
其实我做这个馅饼,也是从零开始学起的。最开始做的时候,我也经历过失败,比如皮太厚、馅太湿、包不住、一煎就破……但好在我是个爱琢磨的人,失败了就查资料、看视频、问朋友,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新手操作的做法。现在我做出来的馅饼,不仅老公夸,连我妈都说“挺像那么回事儿”。
所以今天,我想把这个简单又好吃、适合新手操作、不破皮不漏馅的韭菜鸡蛋馅饼的做法,详细地写下来,分享给和我一样的普通家庭主妇、新手妈妈、还有那些想给家人做点热乎饭的朋友们。
其实做馅饼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要掌握几个核心点:面要和得软硬合适、馅料要调得刚好不湿不干、包的时候手法要得当、煎的时候火候要掌握好。下面我就从头到尾,把我做馅饼的全过程,用最通俗的语言讲一遍,中间还穿插我和老公的小故事,让大家边看边觉得亲切。
第一步:准备食材
先说食材,我这个人做菜有个习惯,就是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依赖半成品。比如说韭菜,我都是去菜市场挑新鲜的回来,一根根洗干净,晾干水分再切;鸡蛋必须是散养土鸡蛋,炒出来颜色金黄、香味浓;就连面粉我都是自己挑的,普通的中筋面粉就行,但得是那种筋道一点的,做出来的饼皮才不会太散。
食材清单如下:
- 中筋面粉:300克(我一般用的是老牌子,比如金龙鱼或者古船,质量比较稳定)
- 温水:180毫升(水温大约40多度,用手试试不烫就行)
- 盐:2克(和面的时候加一点点盐,能让面更筋道)
- 鸡蛋:4个(我喜欢用土鸡蛋,香味足,炒出来颜色也好看)
- 韭菜:250克(挑嫩一点的,叶子翠绿、茎部白嫩的那种)
- 虾皮:10克(我家老公特别喜欢吃虾皮,说是补钙又提鲜,不加也行)
- 香油:10克(提香用的,不能少)
- 花生油:5克(用来炒鸡蛋,也可以用植物油)
- 生抽:5克(一点点提味,别放多了)
- 白胡椒粉:少许(一点点,去腥提香)
- 盐:适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第二步:和面
和面是做馅饼最关键的第一步。面和不好,后面怎么做都白搭。我以前做馅饼,总是和得硬了,饼皮太厚,咬不动;或者是和得太软,包馅儿的时候根本捏不住,一碰就破。
我现在的做法是这样:
1. 把面粉倒进一个大盆里,中间挖个坑,然后把盐拌进去。
2. 温水缓缓倒进去,边倒边搅拌,用筷子搅成絮状。
3. 然后开始用手揉面,揉到面团光滑、不粘盆为止。
4. 揉好后盖上一层湿布,或者用保鲜膜包起来,醒面30分钟。
醒面的作用是让面团更柔软、更容易擀开,而且口感也会更筋道。这一点我老公是特别在意的,他喜欢吃那种“有嚼劲”的饼,而不是软趴趴的那种。
第三步:准备馅料
馅料是整个馅饼的灵魂。韭菜鸡蛋馅饼虽然简单,但要想做得好吃,还真得讲究些火候。步骤如下:
1. 韭菜洗净后一定要晾干水分,不然切出来容易出水,包馅的时候很容易破皮。
2. 切韭菜的时候,我喜欢切成小丁,不是那种太碎的,也不是太长的,大概1厘米左右,这样吃起来口感最好。
3. 鸡蛋打散,锅里放一点花生油,烧热后倒入蛋液,用筷子快速搅散,炒成鸡蛋碎。
4. 把炒好的鸡蛋倒进韭菜里,加入虾皮、香油、生抽、白胡椒粉和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这里有个小技巧:香油一定要最后加,不然韭菜容易出水;盐也要最后加,提前加了也会让韭菜出汁,影响口感。
有一次我老公在旁边看着我做馅,他说:“你这个手法还挺讲究的哈,像个老师傅一样。”其实也就是我吃过亏,以前不注意这些小细节,结果馅儿太湿,包的时候总是破,煎的时候汤汁流出来,锅里噼里啪啦响,还浪费食材。
第四步:包馅饼
这一步其实是最考验手艺的地方,尤其是对新手来说,容易包破、捏不住。我以前也经常失败,后来总结了一套适合新手的包法。
步骤如下:
1. 面团醒好后,搓成长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剂子,每个大约40克左右。
2. 把小剂子按扁,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大圆皮,直径大概10-12厘米。
3. 放上馅料,我一般放60克左右(不要太满,不然容易漏)。
4. 像包包子一样,把边缘慢慢收拢,捏紧封口,再轻轻压扁。
这里有个小窍门:收口的时候要一边收一边转,这样封口会更牢固,不容易破。我老公说这个手法有点像包饺子,不过比饺子要简单多了。
有一次我包的时候,他坐在旁边看,还笑我说:“你这包馅饼的样子,有点像小时候我妈包饺子的样子。”我说:“那你妈包得一定很好吃。”他说:“是啊,但我妈做的馅饼太油了,还是你这个清淡点,吃着舒服。”
第五步:煎馅饼
煎馅饼是最关键的一步,火候掌握不好,不是皮太硬,就是油太大,或者干脆煎糊了。我以前也失败过不少次,现在终于总结出一套比较稳妥的做法。
步骤如下:
1. 平底锅烧热后,刷一层薄油,把包好的馅饼轻轻放进去。
2. 小火煎至底部微黄后,翻面,继续煎另一面。
3. 然后可以加一点点水(大概30毫升),盖上锅盖焖2分钟,让馅饼熟透。
4. 最后开盖继续煎至两面金黄,出锅。
这里有几个小技巧:
- 第一,锅要热锅凉油,这样饼皮不会粘锅;
- 第二,一定要小火慢煎,火太大容易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
- 第三,加水焖一下是为了让饼皮更松软,馅料也能熟得更透;
- 第四,煎完再稍微放一放,让馅饼定型一下,这样吃起来皮更酥,馅更香。
有一次我煎完刚出锅,老公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边吃边说:“这个馅饼,外面真买不到,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多练练,再加上你夸我,我才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其实做馅饼这件事,说到底,就是掌握几个关键点,就能做好。我总结了一下,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
1. 面团要软硬适中,醒面时间不能少
我之前总以为面团越硬越好包,结果做出来的饼皮又厚又硬,咬不动。后来才知道,面团稍微软一点,煎出来才会薄而有弹性。而且醒面这一步不能省,醒够30分钟,面团才不会一擀就回缩,包馅的时候也更容易操作。
老公每次看我揉面都会说:“你这个面,比我打游戏还用心。”我说:“那当然,你吃得好,我心情也好。”
2. 馅料水分要控制好,香油最后放
韭菜特别容易出水,这个我吃过不少亏。后来我学会了先切韭菜、炒鸡蛋、最后加香油和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锁住水分。如果馅料太湿,包的时候容易破,煎的时候汤汁会从缝隙里流出来,既影响美观,也影响口感。
有一次我忘记晾干韭菜,结果包的时候就破了两个,老公在旁边说:“没事,破了的我先吃。”我说:“你怎么这么宠我?”他说:“因为你做的饭,吃着心里踏实。”
3. 包馅手法要稳,封口要捏紧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包得太满或者封口不牢。我现在的做法是,每个饼放60克馅,刚好够吃又不会漏。包的时候边转边收口,这样封得更牢固。
老公说:“你包馅饼的样子,像在包一个小小的家。”我说:“那你就是我的小家。”他笑了。
4. 火候掌握好,煎饼不能急
火候是决定馅饼成败的关键。太急了,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太慢了,饼皮又会太软,吃着没口感。我的方法是小火慢煎,中途加点水焖一下,最后再收干水分,这样煎出来的饼皮外酥里嫩,特别好吃。
有一次我煎饼的时候,老公在旁边看我翻来翻去,说:“你这个动作,像在翻炒爱情。”我说:“那我是不是该多翻几次,让我们的爱情更香?”他笑着点点头。
其实做菜这件事,对我来说,不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连接家人情感的纽带。老公爱吃我做的饭,我就愿意一直做下去。哪怕有时候很累,看到他吃完饭说“真香”,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韭菜鸡蛋馅饼,说起来是个很家常的菜,但它承载的,是我们一家人的日常点滴。每一次包馅、每一次煎饼,都像是在为这个家添一点点温暖。它不贵,但很香;它不复杂,但很用心。
希望我的这个做法,能帮到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许你也是一个新手妈妈,也许你刚搬进新家,也许你只是想给家人做顿热乎饭……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愿意动手,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出一个不破皮、不漏馅、薄皮多馅的韭菜鸡蛋馅饼。
就像我老公说的:“做饭这事儿,不在于多高级,而在于用心。”用心做的饭,才最香。
这顿馅饼,是我和老公之间的小确幸。它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复杂的工序,但它是属于我们家的味道。希望你也做出属于你家的味道,让每一顿饭,都变成一种幸福的仪式。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