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发现,中老年人在饮食这块有两个极端:一边是怕胆固醇,把鸡蛋当成“发物”,一年吃不了几个;另一边是听说鸡蛋营养高,一天三四个照吃不误。其实呀,**鸡蛋是个宝,吃得好是温阳益气,吃错了可能添堵生湿。**那每天应该吃几个才合适呢?今天我就用咱中医的角度,慢慢给您说道说道。
鸡蛋性平味甘,是“补中益气”的常见小药
《本草纲目》对鸡蛋早有记载:“鸡子甘平,入心、肺、脾经。”什么意思?就是鸡蛋这个东西,滋而不腻,润而不寒,适合调脾养胃、润肺益血。
特别是黄中之清,白中之纯,兼顾阴阳,是日常调补的好食材。中老年人生阳不旺、气阴两虚,鸡蛋恰能补其所缺。
是不是您有时候觉得气色差、眼干头昏?别忙着吃高价的保健品,一颗热鸡蛋,往往更适合。
每天吃 1~2 个鸡蛋最宜,中气虚弱者不宜贪多
中医讲“脾主运化,忌腻重之物”。鸡蛋虽好,蛋黄属“微温助阳”,蛋白属“清润滑肠”,若一次吃太多,脾胃运化反不济。
我一般建议:
是不是你早餐一下子吃两个蛋又炒了一盘菜,结果饭后犯困肚子胀?这其实是“中焦过负”。
鸡蛋并不是导致高胆固醇的“罪人”,关键看搭配方式
很多人怕胆固醇,其实鸡蛋本身并不一定升高“坏胆固醇”,真正的问题,是高油高盐高量的吃法。例如油炸鸡蛋、咸鸭蛋、肉炒蛋,这类吃法才是让血脂“火上浇油”。
正确的做法是:
✔ 白煮蛋最为温和;
✔ 蒸蛋羹能调湿养脾;
✔ 配时蔬清炒,疏肝又化腻;
✔ 少油、少盐,不宜搭配高糖食物。
如果你吃鸡蛋时还是老三样——五花肉炒鸡蛋、酱油咸蛋黄,那身体自然会“积而生湿、湿久成痰”。
鸡蛋的这些好处,很多人忽略了,慢慢吃才养得到
① 养心安神:蛋黄入心,可宁神定志,晚上不易入睡的人,晚餐后 2 小时来一小羹蛋,温润可安觉;
② 润肺止咳:蛋白可化燥清咽,秋燥咳嗽时,煮蛋白水,有缓和作用;
③ 壮筋养血:鸡蛋富含完整蛋白,对体弱筋骨松的人来说,是常备“补筋养气”之源泉。
是不是您近来总觉记性下降、耳鸣脑脆、身上乏力?不如从一颗鸡蛋吃起,给身体添点“精血基础”。
以下五类人群,应根据体质调整吃蛋方式
痰湿重、腹胀者:建议打去蛋黄,只吃蛋白,煮水调姜汁食用,疏胃最宜;
寒凝子宫、体寒脚凉者:蛋加姜汤热食,每晚 1 个不超;
肺热久咳者:煮蛋白配罗汉果、生梨,清热润肺;
高血压气躁者:蛋搭芹菜炒,辅助降压平肝;
脾虚泄泻者:蛋羹中加一勺山药粉,助固中气。
记住这句话:“食无定量,得其时而补,合其身而调。”鸡蛋不能一视同仁,调配才是精要。
结语闲语:
鸡蛋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补中小将”。吃得妙,胜别人苦口补药;吃不得法,反叫你脾虚湿盛,气滞血黏。
每天一个鸡蛋,既不可怕,也不可随意拉高,更无须不吃。真正的中庸之道,是知其性、守其量、得其时、合体调养。
今早你是怎么吃鸡蛋的?是水煮、蒸羹、蛋花粥,还是油大盐重?不妨留言聊聊,看看咱们是不是都可以换一种更适合身子的吃法。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