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签了!定价7亿!广州国资诚意接盘,河北巨富江山易主

股市里,赚钱的公司不一定值钱,还得看故事讲得怎么样,对于河北巨富于桂亭来说,他的故事就没怎么讲好,以至于不得不换个主讲人。

近日,上市公司沧州明珠发布公告,实控人已经与广州国资签订了协议,广州国资将成为沧州明珠的新实控人。

于桂亭就是沧州明珠的实控人,这一签,意味着江山易主,他没讲好的故事,以后就要交给广州国资来讲了。

根据公告,于桂亭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原本有19.58%,但广州国资本次仅受让10%的比例,其余9.58%则委托给广州国资。

卖一半,委托一半,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州国资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对沧州明珠的全面接盘。

于是,投桃报李,广州国资也给出了诚意,开价7亿,折合4.26元/股,比签协议时沧州明珠的股价溢价了10%。

当然,国资愿意溢价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沧州明珠就是如前所说的赚钱但不值钱的公司类型。

沧州明珠上市18年从未亏损,年均净利润2.2亿,超过A股85%的企业,但多年来却因故事不精彩而备受嫌弃,当前市净率仅1.41,股价都快接近每股的净资产值了。

这也是老板于桂亭明知赚钱却还是要卖掉的原因,股东信息显示,于桂亭的股权质押比例高达77%,股价要是一直这么低下去,恐怕迟早要爆仓。

于桂亭是1949年生人,已经76岁了,前面风光了几十年,不希望到头来落个晚节不保,这是那个年代人的执念。

于是,于桂亭忍痛把多年打下的江山交给国资,既解了自己的忧愁,也给沧州明珠找了个稳妥的去处。

如此赚钱的沧州明珠之所以不受资本青睐,与其主营业务和老板的经营风格有巨大关系。

沧州明珠主营PE塑料管和BOPA薄膜,PE塑料管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水管,而BOPA薄膜常用于预制菜、食品包装。

这两种东西的特点是,技术和市场都相当稳定,多年来都是那些企业品牌在做,份额也都没啥大变化,而具体到沧州明珠,财务数据也相当稳定,每年好像都一样。

业务稳,老板的经营风格更稳,据统计,上市这么多年来,沧州明珠几乎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大的并购,于桂亭一直就死守着主业。

公司稳本来是好事,但对于资本来说就是另一种理解了,毫无波澜,没有故事可讲,还怎么炒。

于桂亭稳健的经营风格与其过往的经历不无关系,只上过小学,13岁就辍学开始讨生活,是从给人修脚干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1962年,于桂亭被河北沧州新华浴池招为修脚工,那个年代,浴池基本都是国营的,于桂亭虽然只是个修脚工,但好歹也是在国企上班,入了这个门,也才有了后来的机会。

于桂亭学修脚很用心,没多久就成了浴池里面的一把好手,经常有领导到浴池洗澡都点名要他修脚。

不仅技术好,于桂亭为人也很机灵,给领导修脚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不同于常人的见解和想法,一来二去,他在领导的心理的印象就不只是个修脚工了,而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进步青年。

1967年,机会来了,18岁的于桂亭被调到了沧州市财贸委政治部,在这里,于桂亭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党员。

然后1969年,在单位和领导的推荐下,于桂亭成功参了军,到黑龙江大兴安岭当铁道兵,一年之后就成为了警卫排的代理排长。

不过,于桂亭终究没能在军队里实现自己的梦想,1973年就复员了,被分配到沧州电子设备厂当锻打工。

锻打工又叫锻工,负责锻造,说得通俗一点,就相当于打铁的,属于体力活儿。

不过,体力工种也不影响于桂亭绽放光芒,一年的时间,于桂亭就因技术出色干成了车间主任,又因为读过书、当过兵,厂里让他同时兼任政工科长。

有技术,政治又过硬,这让于桂亭很快就被提拔到了领导序列,1976年,于桂亭成为了沧州市二轻局的副局长。

正是在二轻局的工作,让于桂亭与沧州明珠的前身沧州市东风塑料厂产生交集,然后才有了如今的沧州明珠。

东风塑料厂源于60年代的公社运输队,最开始主要生产草绳、草袋,到70年代才设立了东风塑料厂,开始生产塑料凉鞋。

1979年,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搞经济成为第一要务,能干的于桂亭就被派到了东风塑料厂当厂长兼支部书记。

为了改变当时塑料厂连年亏损的面貌,于桂亭到银行给行长拖地、打水服务了3天,对方终于同意贷款5万,于桂亭给塑料厂升级了设备。

然后于桂亭又在厂里推行承包责任制,活力一下子就搞起来了,明珠牌凉鞋畅销全国,并在王府井设立了专柜,还出口欧美。

当然,如果只是卖凉鞋,就没有现在的沧州明珠了,而新业务的引进,就要归功于企业改制了。

1992年,东风塑料厂开始允许职工入股,于桂亭是厂长,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带着职工开始盘厂子,最终国有资产全部退出。

改制后机制灵活了,于桂亭立刻引进德国技术,开始生产PE波纹管,升级塑料产业,这是于桂亭改制前就看好的业务,沧州明珠也就此开始成型。

2005年,是沧州明珠的高光时刻,研发出了国内首条双向同步拉伸BOPA薄膜生产线,就此奠定了公司在这一领域的行业地位。

然后2007年,沧州明珠趁热打铁,一举登入深交所,正式成为了沧州的一颗明珠。

其实,上市的前十年,沧州明珠的故事还是可以的,规模一路从IPO那年不到5亿,稳步增长到2017年的35亿。

不过,2017年之后就停滞了,常年稳定在28亿上下,沧州明珠的股价也就进入了冰河纪。

值得一提的是,于桂亭在沧州明珠之外还有别的生意,房地产、商贸城、物流园、大酒店,都需要资金周转,于桂亭就把沧州明珠的股权质押了融资。

而近几年来,房地产、商贸城显然都不景气,就像王健林为了还债卖掉万达广场一样,于桂亭也不得不忍痛割掉沧州明珠。

大家都说,王健林是条汉子,努力还债不坑人,或许,于桂亭也算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江山   巨富   河北   广州   诚意   协议   沧州   明珠   塑料厂   东风   沧州市   浴池   故事   股价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