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题记】
2015年9月15日《光明日报》有一篇文章,虽然在第二版,但影响力不亚于头版文章,甚至说可以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痕迹。这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共产党员对另一位百岁老党员的书作的序言。
《邓力群自述:1915—1974》
宋 平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15日02版)
很多老同志有回忆录。时间和精力允许,回顾从青少年时代走向革命,在党的领导下奋斗的经历,总结一生,对后人有所启示,也是向党和人民的汇报,作为党史、军史、国史的一些补充,很有意义。
我和力群同志的经历有点接近。“七七”事变以前,我们都在北平上学。在我们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天天看到的,是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国民党政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残酷镇压爱国群众和进步青年的黑暗现实。那时候如饥似渴地读进步书籍,苦苦思索救国救民的道理,后来接触到共产党,就豁然开朗,看到了光明和希望,由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身到党的队伍。
我们党培养干部,有一条叫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分子知识化。我们这些人从延安整风的时候开始懂得,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知识分子一定要和工农相结合。抗战胜利以后,力群和几个同志徒步从延安到东北。路过晋西北,亲见农民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形,深感正是这些贫苦百姓,在艰难中支持我们的党,舍生取义,拼死抵抗侵略者,继承和延续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那时候各地急需干部,到处都想“截流”他们,安排在县委、地委机关。他一个心思,就是要到基层。他在吉林榆树县的一个区里,贯彻中央的《五四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大刀阔斧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和浮财给贫苦农民。翻身农民的政治激情高涨起来,到处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干部带头上战场的“参军热”,迅速扭转敌强我弱的局面,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和平解放新疆,他作为中央的联络员,奉命带一部电台进去,在各民族上层人士中间开展工作,同时深入了解、向中央及时报告农牧民的生活状况和政治情绪,是得到毛主席的肯定的。后来在中央办公厅和《红旗》杂志社,调查研究,深入群众,也成为他的经常性工作。
“文化大革命”是对领导干部的冲击,也是一种党性的锤炼。后来知道,无论怎么斗、怎么压,力群都坚持说真话,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五七干校五年半,有空就接触当地群众,白天挨批斗、劳动,每天晚上三个小时读书。他的自述中有一个书单,从《马恩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鲁迅全集》,到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清史稿》和一大批其他历史著作、中外文学作品。一部《资本论》,一字一句读了三遍。还完成了《学习〈论持久战〉的哲学思想》,初步整理了《毛主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他说,在干校的读书和写作,为1975年恢复工作,在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帮助邓小平同志进行整顿,做了很重要的准备。
党的十三大以后,力群退出领导岗位,年纪大了,听力、目力衰退,仍然孜孜于读书和写作,特别是按照小平、陈云同志的指示,承担起组建当代中国研究所和编纂国史的任务。应该说,他是很合适的人选。不负中央的重托,2012年,他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和前四卷,经中央审定正式出版。这也是对他晚年为党和国家工作的认可了。
读力群的自述,想起两位老一代革命家对他的评价。王震同志在新疆和他一道工作,称他是一个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两人相约,谁死得早,活着的人就负责把死者的骨灰撒到天山。他完成了王老的嘱托。“文化大革命”以后,先念同志说:力群这个人,浑身骨头没有肉。
我亲听小平同志说,力群是我们党的理论家。这是很高的评价。共产党的理论家,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和中外文化的根基,并善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提出和解决现实问题。他是称得上这样评价的。力群多年做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对歪曲党的理论和历史、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敏感,总是勇于挺身而出。到底是随风偏倒的小草,还是独立支持的大树,在社会的大变革中间,很容易区分出来。力群年届百岁,他的历史,已经给他写下了结论。
我想,读力群的自述,老一点的同志会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年轻同志会从他的一生中看到,一个从旧家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怎样成长为一个党和人民需要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邓力群自述:1915—1974》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克勤后记】
宋平说“力群的骨头是硬的”,这个评价不低。毛主席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真正的共产党人,骨头不能软。软了就让人想不通,也说不通,那样的人也行不通,谁相信这种人呢?这种人怎么能够带领别人一起道器变通呢?
宋平抗战时期曾经在周总理身边工作,1941年,宋平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宣传部助理秘书。此后,历任重庆《新华日报》社资料室主任、编辑部秘书主任、秘书长,后成为新华社重庆总分社负责人。邓力群当过刘少奇的秘书,1949年7月,邓力群同志随刘少奇同志秘密访问苏联。
这两位老革命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人。邓力群同志去世了,宋平同志年事已高,但我们留下的文字资料,我们需要认真研读,他们对党对革命的负责精神,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作风,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真正的共产党员,对道有着深刻的领悟力,这也许是必然的,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
不过,最近这些年我对共产党员的评价问题,有过一些思考,初步结论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正派的人,具备这样条件的人才配称作共产党人。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