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才发现:这才是宝宝频繁“夜闹”的真相,90%父母都误解了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是老一辈常挂在嘴边的话。

做父母的人,大概都深有体会,尤其是在宝宝还小、夜里三番五次醒来哭闹的时候,那种手忙脚乱、心力交瘁的状态,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明明白天还天使一般安静可爱的小宝贝,一到夜里就像变了个小魔王,不停翻身、啼哭、伸小手要抱,弄得大人困得两眼通红,却依然得撑着腰哄着走。宝宝频繁夜醒到底“元凶”是谁呢?

其实,不少家长生二胎就会发现:这些才是宝宝频繁“夜闹”的真相,90%父母都误解了。

1. 宝宝过度疲劳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白天多活动活动,晚上就能累到一觉睡天亮。

但实际上,宝宝不像我们大人,筋疲力尽了还能咬牙硬撑,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都更脆弱。宝宝一旦“透支”,睡眠就会变得零零散散。


白天没睡够的小人,晚上反而更容易夜醒。因为白天宝宝过度疲劳,就像你带着满身酸痛去睡觉,想睡又不舒服,结果翻来覆去根本睡不实。

不得不说,宝宝的小身体真的比我们想象中更敏感。

2. 睡前过度刺激

宝宝的大脑不像大人那样能说停就停,他们的神经系统就像一辆跑车,却没有刹车装置。身体明明累得不行,可大脑依旧在“嗡嗡”转。

就像我们大人深夜喝了两杯咖啡,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数绵羊,一样睡不踏实。

我现在都会在睡前一个半小时开始“降速”,关掉刺眼的灯,不看电视不玩疯,改成讲绘本、哼轻柔小曲。效果非常明显,宝宝不再像以前那样半夜翻腾。

3. 身体不适

有些时候,夜醒真不是环境或者作息的问题,而是宝宝真的哪里不舒服。

比如长牙期,宝宝的牙龈痒得厉害,白天还能分散注意力,夜里静下来就容易哭闹。我家宝宝出第一颗牙时,几乎连续一个星期夜里都不安稳,动不动就哭得眼泪汪汪。

再比如肠胃胀气、疫苗接种后的反应,这些都会影响夜间睡眠。

说实话,这些情况家长往往很容易忽视,觉得孩子只是“调皮”,其实他们只是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换位思考一下,大人自己胃胀气都翻来覆去睡不好,更别提一个小小的宝宝了。


4. 穿太厚

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远不如大人,他们不像我们知道热了可以自己踢被子。

穿太厚反而会让他们出汗、湿漉漉,夜里睡得不舒服,自然只能用哭声“求救”。

我后来慢慢学会“后背微热,手脚温暖即可”的方法。比起裹得严严实实,适度的清爽更能让孩子安睡。

5. 睡前吃太饱

我曾经很傻地以为“吃饱了才好睡”,所以在宝宝睡前一个小时,总是拼命喂他,恨不得把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结果夜里反而总听见他哼哼唧唧,有时候还会吐奶。后来去看儿科医生,人家一针见血:“宝宝的胃像个小玻璃瓶,容量有限,装太多就容易溢。”

这让我顿时明白过来,孩子的消化系统还不成熟,夜里吃太多,胃肠就要加班工作,根本无法放松,睡眠质量当然会被打折扣。从那以后,我只在睡前适度喂奶,不再一味追求“吃饱”,夜醒的情况真的减轻了很多。


辣妈语录:

宝宝频繁夜醒这件事,几乎所有父母都绕不过去。

有人焦虑,有人抱怨,有人熬得心灰意冷。

夜醒并不是孩子故意“折腾大人”,而是他们的身体和情绪在通过最原始的方式发出求助信号。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孩子“娇气”,而是学会理解和回应,去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你说对吗?你家宝宝有这种情况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育儿   误解   频繁   真相   父母   宝宝   夜里   大人   白天   身体   孩子   家长   神经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