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助残成果亮相福祉博览会,三大展区沉浸式呈现高科技产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深化、残障群体多元化需求日益凸显的当下,2025福祉博览会不仅是一场行业展会,更成为承载社会福祉进步的重要平台。

9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博览会聚焦科技助残,设置助行移动辅具、假肢及矫形器、听觉言语康复/低视力、儿童康复、养老与无障碍设施、医疗器械/康复器械等展区,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400余家国内外参展辅具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展示衣、食、住、行、用、医、学、娱等方面的先进用品用具、设备和技术。

在北京展区内,记者看到了众多直观呈现北京科技助残前沿成果与辅具工作最新进展的展示内容,各类创新实践一目了然,既让科技助残的实际成效清晰可感,更立体彰显出区域助残科技的发展高度与综合硬实力。

三大展区全景呈现科技助残成果

北京展区的工作人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区内共设立了北京市科技助残成果展区、“互联网+辅具服务”展区和智能家居无障碍环境展区三个展区,通过场景化、互动化的展示方式,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多维度的科技助残体验。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残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以“科技助残,共享福祉”为主题参展,将高新技术与残疾人需求深度融合,生动展现北京市以“仁爱之心、关爱之情”持续推进科技助残等工作的崭新成果。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北京市科技助残成果展区展示了科技助残创新成果。展位汇集亮亮视野、科大讯飞等高科技企业的AR字幕眼镜、字幕辅听设备、智能脑机系统、基因治疗药物、大脑胶水等助残产品;“互联网+辅具服务”展区运用触摸屏、电脑等,展示辅具政策及辅具网上服务平台服务情况,并能够现场为残疾人提供注册登记、辅具申请、辅具购买等服务;智能家居无障碍环境展区集中展示居家无障碍环境应用场景,通过设立智能家居生态环境板块,打造全屋智能设备联动、语音控制模拟间,以科技搭建起无障碍生活的桥梁。

“北京模式”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北京市残联将科技助残研发应用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任务。

首先,创新辅具服务,强化政策引领。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全障别、全年龄段的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并打造“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动态将AR眼镜、字幕机顶盒等高科技产品纳入目录。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47万人,申领辅具127万件。该模式入选联合国电子政务经典案例,并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进行交流分享。

其次,打造高端平台,发挥示范效应。成功承办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论坛,11位中外顶尖科学家和科技企业领军人物围绕科技助残前沿技术展开深度对话,首批发布15个国家科技助残典型案例,海淀区入选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区。

同时,建设展示中心,推动成果转化。建成集发布、展示、体验、应用于一体的科技助残展示中心,充分发挥招商引资、交流合作和应用推广功能。首批展出脑机AI轮椅、基因药物等60多项科技成果,部分产品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9届会议展览中亮相。

此外,北京市残联聚焦重点区域,推进机制创新。支持海淀区出台科技助残三年行动方案,建立43家单位协同工作机制,汇聚109项技术产品,发挥区域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优势,依托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产业园区,建设科技助残“园中园”和“区—街—社—家”四级体验网络,以场景应用带动技术研发与产业集聚。

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加之我国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福祉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场空间与产业潜力将进一步拓宽。

面向未来,北京市残联将持续深化科技助残“北京模式”,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和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科技   福祉   展区   北京   博览会   高科技产品   成果   北京市   残联   残疾人   记者   联合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