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25年上半年新船订单差距,韩688艘,日726艘,中国令人意外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全球造船业的角逐中,中日韩三国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步入2025 年上半年,三国新船订单数据相继出炉,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态势。

图片来源网络

韩国凭借688艘的订单量,展现出老牌造船强国的底蕴,日本以726艘的成绩紧随其后,也在努力稳固自身地位。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那么中国在这一时期的新船订单究竟是多少呢?又是什么因素致使三国之间的订单差距如此显著?

日本新船订单

日本在2025年上半年共斩获726艘新船订单 ,展现出其作为老牌造船强国的深厚底蕴,日本在高端特种船舶,如豪华邮轮、高端汽车运输船等领域,依靠先进技术与精湛工艺,始终保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力。

图片来源网络

但日本造船业也面临诸多挑战,日本造船业的衰败,像一艘巨轮缓慢而无声地锈蚀,而第一道裂痕,来自内部。

川崎重工的发动机数据造假丑闻,就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炸弹,它炸毁的不仅是冰冷的订单,更是“日本制造”这块金字招牌赖以为生的基石就是信任。

图片来源网络

当信任的基石松动,深层的问题便开始暴露出来,工人的老龄化和高昂的人力成本,而更致命的是,当世界都在进行“绿色航运”时,日本却固守着传统技术,错过了转型的最佳窗口。

在产业链的对决中,它更是输得彻底,对手能自己炼钢、自己造发动机,把成本压到极致,而日本的报价单,却处处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50%,断崖式暴跌到如今不足5%。

韩国新船订单

紧随日本之后,韩国在2025年上半年新船订单的争夺中同样表现亮眼,以688艘订单量的成绩,彰显着老牌造船强国的雄厚实力。

图片来源网络

韩国造船业凭借在液化天然气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船型领域的技术优势,持续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韩国现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等头部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其建造的LNG船拥有先进的低温储存与运输技术,能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深受全球能源企业青睐。

图片来源网络

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上,韩国企业掌握着船舶结构优化、动力系统高效节能等核心技术,可大幅提升船舶的载货量与运营效率,因此吸引了众多国际航运巨头的订单。

不过,韩国造船业也面临着诸多竞争压力,虽然韩国在高端船型上优势明显,但全球造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他国家造船企业在技术上追赶,使得韩国造船业的领先地位不再稳固。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化等因素,也给韩国造船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利润空间带来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造船业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新船订单

在2025年上半年的全球造船业版图中,中国以3839艘新船订单的成绩一骑绝尘,这份亮眼数据不仅远超日韩之和,更彰显出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统治力。

中国制造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依托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 到 “质的飞跃”。

江南造船、沪东中华等骨干企业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在大型邮轮、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等高端船型领域接连取得重大成果。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建造的全球首艘24000TEU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搭载智能航行系统和高效环保动力装置,在节能减排与运营效率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邮轮填补了国内空白,以精致的内饰设计、先进的娱乐设施和安全性能,打破了欧美国家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中国造船业积极响应 “绿色低碳” 发展趋势,在新能源船舶研发上走在前列,推出的一系列电动船舶、氢燃料船舶,吸引了全球客户目光。

庞大的订单量背后,是中国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庞大的技术人才储备以及高效的供应链协同能力,这些优势共同构筑起中国造船业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三国的不同

日本造船业曾凭借“工匠精神”享誉全球,却因川崎重工数据造假陷入信任危机,内部腐朽尽显。劳动力老龄化加剧,53 岁的平均年龄导致工艺传承受阻,年轻技工严重断层。

图片来源网络

在绿色船舶技术领域,日本固守传统柴油机技术,专利申请量被中韩超越,错失新能源动力研发先机,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后,订单流失加速。

韩国虽在LNG船等高端领域保持技术优势,但中国已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成本降低25%。韩国因依赖进口材料、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冲击,利润承压。

图片来源网络

政府的 “造船产业振兴计划” 因补贴争议,致使其 2025 年上半年欧洲订单同比降18%,而中国同期增长42%。

中国的造船产业,从宝武钢铁的高强度船用钢板,到中船动力的大功率双燃料发动机,从北斗导航系统的船舶应用,到阿里云的智能造船平台。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已构建起从原材料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产业,而凭借完整产业体系,中国造船产业已经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结语

三国订单量的巨大差距,本质上是一场围绕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与产业生态的全方位较量。

日本的衰退、韩国的坚守与中国的崛起,恰似全球造船业发展的三重镜像,折射出行业格局重塑的深层逻辑。

图片来源网络

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中日韩的造船竞赛仍在继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决定着未来全球海洋运输的话语权归属。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2025.06.26——73艘!订单大跌!最新全球造船业月报出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中国   上半年   差距   订单   意外   造船业   日本   韩国   来源   图片   网络   船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