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隅闲赋
市井的喧嚣漫过街角,
一方小院,便成了结界。
不必追远山,案头清供缩尽烟峦云水;
无需寻幽林,壁间翠竹引来了林泉高致。
推开门,是车马的洪流;
掩上门,尘嚣便隔在墙外,
俗务远了,六根的纷扰敛了,
连旧日交游的繁扰,也轻轻落在风里。
杜了欲门,闲逸便生了根。
晨光里侍弄花草,
不是消遣,是用指尖的泥土安顿身心——
浇一瓢水,看月季舒瓣,听茉莉吐香,
每一片叶尖的露珠,都是修行的禅意。
午后展卷,不必求甚解,
一卷书,半盏茶,
便与陶渊明的东篱对话,
心魂在字句间,渐渐澄澈。
暮色四合时,默诵弥陀,
不为往生,只为让声声清越,
抚平心潮的褶皱,
让岁月的余温,漫过寻常朝夕。
偶有知己踏院而来,
是闲居时光里,最软的月光。
临窗设席,就着月色把酒,
杯盏轻碰,说些无关功利的闲话——
论“明月松间照”的清寂,
叹“久在樊笼里”的共鸣,
言语无拘,心意相通,
竟在无意间,触到了天地的玄妙。
有时也携杖寻幽,
在奇峰泉石间,松荫林下,
听风穿林如琴,观流水漱石似歌,
风声洗耳,流水疗心,
思虑渐渐散了,
只留一颗澄明的心,
探草木生长的秘密,悟山石静默的真意。
在闲居里,读懂了处世的轻与重。
视他人如己身,
便少了苛责,多了体谅的暖;
悟人生如梦幻,
便不执虚妄,多了践行的真;
待缘分如宾客,
便懂了聚散,多了恭敬的柔;
认境遇为因果,
便少了怨怼,多了取舍的明。
于是不计得失,
名利成了檐角的风,吹过便散;
荣辱成了窗上的霜,日出便融。
日子像一杯淡茶,
初尝索然,细品却有回甘,
心境如空谷寂寂,
却在安静里,生出让新芽破土的力量,
生出深夜灯下顿悟的清明,
生出与自己和解的从容。
原来淡是底色,
心淡了,便静;
心静了,便独;
独处时,便安;
心安了,便虑;
思虑澄澈,便明;
内心明澈,便诚;
待人以诚,便通。
通达了,便无挂碍,
圆融如流水,
一步一步,走向生命本真的至境。
这方小院,从不是避世的桃源,
是烟火气里的道场,
让我在寻常日子里,
活出诗意,活出通透。
(白春明 2025.9.25)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好友致谢)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