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关键时刻,2员工携核心技术潜逃美国,后果比想象严重

文 | Z T

编辑|青橘罐头

前言

两名核心员工,一份价值连城的技术秘密,一场精心策划的叛逃。

当屹唐股份发现自己的“命门”技术被前员工带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时,这家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立即发起了9999万元的天价索赔。

但谁能想到,这场技术窃密案的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

技术泄密事件

当前中美半导体角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不断加码对华技术封锁。

从华为制裁到芯片出口管制,再到限制先进制程设备销售,招招直指中国半导体产业命脉。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一边承受着巨大压力,一边努力走自主创新之路,艰难但坚定。

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屹唐股份却遭遇了一场技术窃密风波。

8月13日晚间,屹唐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指控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公司的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相关的核心技术秘密,索赔金额高达9999万元。

这起案件的起因颇为戏剧性,据悉两名原本在屹唐股份全资子公司工作的员工,在掌握公司核心技术后选择了离职,随后加入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

这两人在MTI任职期间主要负责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这恰恰是屹唐股份业务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虽然他们与公司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但这并未阻止他们的“叛逃”行为。

更令人震惊的是,据屹唐股份提供的证据显示,这两名员工加入应用材料公司后不久,该公司就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发明专利申请。

而这份专利的主要发明人正是这两名前员工,专利内容更是直接披露了屹唐股份与MTI共同持有的核心技术秘密。

这一行为被中国企业认定为不正常的人才流动,更像是技术窃取。

想想看这些技术可是屹唐股份多年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的结晶,是企业的命脉所在,结果就这么被两个“叛徒”打包带走,还堂而皇之地变成了美国公司的“发明”。

这种行为不仅是对企业的背叛,更是对国家技术安全的严重威胁,这是因为从技术角度看,这次泄密的等离子体技术并非普通技术。

技术泄露带来的严重后果

屹唐股份与应用材料的这场技术纠纷,实际上是中美半导体产业竞争的一个缩影。

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佼佼者,屹唐股份在等离子体和晶圆热处理技术上的成就来之不易。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并购整合,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掌握这两项国际领先技术的企业,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这种技术能力的构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屹唐股份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半导体设备领域。

早在2016年,他们就花大价钱把美国的Mattson Technology公司给买了下来,这家美国公司手里有两样关键技术——等离子体技术和热处理技术,在半导体行业里都是响当当的。

买回来,屹唐股份的技术团队可没闲着,他们把这些技术拆开来研究,一点点消化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改进创新。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终于形成了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还申请了不少专利。

这次出事的技术到底有多重要呢?简单来说做芯片就像做菜,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各种处理。

而这项技术就是用一种特殊的等离子体来处理晶圆表面,就像给晶圆洗澡或者美容,这种等离子体浓度要高,分布还得均匀,技术难度相当大。

在半导体生产线上,不管是要去除晶圆表面的杂质,还是要在上面刻出精密的电路图案,或者改变表面的性质,都离不开这项技术。

可以说没有它,芯片就造不出来,屹唐股份在这个领域已经做到了国内顶尖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国外同行。

因此这种技术泄密的后果极其严重,一方面它直接削弱了屹唐股份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这种技术流失可能进一步拉大中美半导体装备技术的差距,对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安全构成威胁。

更糟糕的是如果应用材料公司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未来屹唐股份使用自己的技术反而可能面临侵权风险。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技术窃取行为,屹唐股份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拿起法律武器进行反击,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经受理了这起索赔高达9999万元的诉讼案件。

这个金额可不是随便定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的。

据屹唐股份董秘办人士透露,这一索赔金额综合考虑了对公司造成的具体经济损失,并主要适用了三倍的惩罚性赔偿。

说真的这个索赔金额虽然看起来很高,但对于市值高达1512.3亿美元的应用材料公司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而这场诉讼的意义远不止于金钱赔偿,更在于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尊严和技术安全底线。

不过诉讼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毕竟在知识产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往往是一大难题。

屹唐股份需要证明应用材料公司确实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了其技术秘密,而非通过独立研发或其他合法渠道。

同时还需要证明这些信息确实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即具有保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措施等特征。

屹唐股份此次的维权行动,无论结果如何,都具有标杆意义。

它向业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企业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技术羔羊”,而是有能力也有决心保护自己技术成果的市场主体。

这种维权意识的觉醒,对整个产业生态都是积极的推动力,技术创新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尤其在这个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

但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同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一定能够突破重围,实现真正的技术自立自强。

屹唐股份的这场维权之战,或许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2025-08-13——突发!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起诉美国公司,称其非法获取核心技术秘密

环球时报2025-08-14——索赔9999万!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起诉美国企业窃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科技   中美   美国   芯片   后果   员工   技术   股份   公司   等离子体   材料   国内   半导体   半导体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