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古城淮安,两千多年建城史。
淮安历代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所在地,军事重地。本地人常说“铁打的淮城”,原因之一,系其历史上城墙高、陡、险、厚,四处城门外皆有“子城”而得名。
冷兵器时代,整座城市都成“铁打”的了,即使敌人围城,也只能是望城兴叹。
淮安府署,旧时淮安府的办公衙门,相当于“市政府大院”,始建日期可上溯到明朝洪武年,一直沿用至清末,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淮安府署在明朝时管辖区域多达九县两州,是江苏辖区面积最大的府署。目前国内如此规模的府级衙门仅存两处,淮安府署即为其一。
府署具有典型的官式建筑特征,总体呈东、中、西三路布局。
照壁,仪门,牌坊,中轴,后花园。府衙大堂的南面,东西两排房屋并建,左文右武,东厢设吏、礼、户,西厢设兵、刑、工。
说起建筑的“文化内涵”,窦娥案、李毓昌赈灾案等著名案件,均曾在淮安府署审理。
西厢的刑部,展出了许多古代的刑具,以及古代审讯犯人的模拟现场。法鉴,待质,熬审。打皮人,二龙吐须,挑脚筋,骑木驴,拶指,水牢,腰斩……各种展示,让人触目惊心。
人类穷尽想象,发明出种种刑具和兵器,在同类的肉身上淋漓发挥尽致。
府署总长度约1千米左右,占地近2万平方米,署内原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明清两朝多次维修,后部分建筑毁于大火,然后多次修缮、恢复。辛亥革命后,淮安府署为淮安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为工厂占用。2006年,淮安府署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驻足旧迹,观照历史,感慨往古人事,梳理现世道理。
世事弄人。熔化一个俗人,揉碎一段命运,只需老天的一个转念。
人类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不过是最近几千年的事情。或许是人类高傲地以为只有人类才会思考哲学的问题,殊不知其它物种可能早在亿年前的史前文明里就已悟透。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