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把11岁女儿嫁给兄弟做妾,新婚当夜,新郎原配在帐外大骂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清朝那些皇室婚姻,背后藏着多少无奈和算计?努尔哈赤为了拉拢刚投靠的董鄂部将领何和礼,直接把才11岁的大闺女东果格格送过去当小妾。

婚礼当晚,何和礼的原配夫人卓尔直接带着人马杀到新房外面,指着鼻子开骂,硬生生把这场婚礼搅黄了。

一个11岁的孩子,一个征战多年的悍妇,一个左右为难的男人,这场闹剧究竟是怎么收场的?

董鄂部归降,老汗王打起了女儿的主意

1588年,对努尔哈赤来说是个关键年份。

他正忙着整合女真各部,每收服一个部落都得想办法稳住。

这年董鄂部的何和礼带着人马归附,努尔哈赤心里很清楚,光靠打仗收服人心不够,得来点实在的。

何和礼这人有本事,打仗勇猛,在董鄂部说话有分量。

努尔哈赤盘算着,要是能把这人彻底拴在自己这条船上,以后东边那块地方就稳了。

想来想去,最保险的办法还是结亲。

努尔哈赤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长女东果格格,那会儿孩子才11岁,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

皇家婚姻从来不讲儿女情长。

努尔哈赤把东果叫到跟前,告诉她要嫁给何和礼。

小姑娘当时懵了,她连何和礼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就要成为人家的妾室。

这个年纪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可东果格格没得选,她是努尔哈赤的女儿,生来就背负着政治使命。

婚事定下来后,努尔哈赤派人给何和礼送去聘礼。

何和礼收到消息时脸色复杂,他明白这门亲事的分量,也知道自己没法拒绝。

可他心里清楚,家里那位原配卓尔不是好惹的,这事要是处理不好,家里得翻天。

新婚夜变闹剧,卓尔当众撕破脸

婚礼那天办得很热闹,努尔哈赤派了不少人护送东果格格过去。

11岁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嫁衣,坐在马车里,连路都走不稳。

到了何和礼的营帐,按规矩该拜天地入洞房,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了。

卓尔听说何和礼娶王女的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

她跟何和礼并肩作战这么多年,从董鄂部一路打到现在,两口子什么风浪没见过。

现在倒好,因为归附努尔哈赤,突然就要往家里塞个小妾,还是个11岁的孩子。

卓尔越想越气,她不管什么王女不王女,直接带着人马杀到新房外面。

那天晚上,卓尔站在帐外,声音大得整个营地都听得见。

她骂何和礼没骨气,骂东果格格不要脸,骂努尔哈赤算计人。

帐子里的东果格格吓坏了,这个11岁的孩子第一次遇到这种阵仗,抱着被子瑟瑟发抖。

何和礼站在中间,进退两难,外面是发飙的原配,里面是王女,怎么处理都不对。

婚礼就这么黄了。

努尔哈赤派来护送的人傻眼了,从没见过有人敢当众给王女难堪。

卓尔骂了整整一夜,天亮了才带人离开。

何和礼灰头土脸地把东果格格安置到偏院,那地方离正厅远着呢,就是个摆设。

偏院三年,小格格尝尽冷暖

东果格格被安排在偏院后,日子过得憋屈。

卓尔虽然没再当众闹事,可她掌管着府里的一切,东果格格的吃穿用度都得看她脸色。

每天送来的饭菜都是凉的,衣服也是旧的,连个丫鬟都没几个。

何和礼夹在中间,根本不敢多看东果格格一眼。

他白天忙着训练兵马,晚上就待在卓尔那边,偏院那头好几个月都不去一次。

东果格格一个11岁的孩子,就这么被晾在角落里,没人管没人问。

努尔哈赤那边也不是不知道女儿的处境,可他不好直接插手。

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他要是管得太宽,何和礼会怎么想?其他归附的部落又会怎么看?东果格格就这么成了牺牲品,为了大局,她得忍着。

这三年,东果格格从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变成了懂事的少女。

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在夹缝中生存。

偏院的日子虽然苦,却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皇家,没有人会因为你可怜就给你好日子过,你得靠自己争。

怀上孩子,命运开始转机

婚后第三年,东果格格怀孕了。

这件事传到努尔哈赤耳朵里,老汗王眼睛都亮了。

他派人给东果格格送去各种补品,还特意嘱咐何和礼好好照顾。

何和礼这才硬着头皮多去偏院几次,卓尔虽然不高兴,可也不敢太过分。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东果格格吐血了。

这下把努尔哈赤吓坏了,赶紧派御医过去。

御医诊脉后说孩子没事,是格格身体太弱,加上心情郁结造成的。

努尔哈赤听了心里不是滋味,女儿嫁过去受了多少罪,他心里有数。

那年夏天,东果格格生下儿子班第。

孩子一落地,东果格格的地位立马不一样了。

努尔哈赤亲自来看外孙,抱着小班第满脸笑容。

他当场宣布,东果格格从此不再是妾,赐号固伦格格,地位等同于嫡女。

卓尔听到这个消息,知道自己斗不过了。

王女生了儿子,努尔哈赤又发了话,她再闹下去就是找死。

卓尔识趣地退到后宅,把府里的大权都让出来。

东果格格终于从偏院搬出来,住进了正厅。

母凭子贵,小格格翻身做主人

有了儿子班第,东果格格的腰杆子硬起来了。

努尔哈赤三天两头派人来看外孙,送来的东西堆满了库房。

何和礼对东果格格的态度也变了,以前躲着不见,现在主动过来问候。

班第从小就被努尔哈赤看重。

5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就让人教他骑马,8岁开始练弓箭,10岁带着他去打猎。

小孩子天天跟在努尔哈赤身边,爷孙俩感情好得不得了。

班第聪明又勇敢,努尔哈赤逢人就夸自己这个外孙有出息。

东果格格这些年受的委屈,都在儿子身上找回来了。

她被接回王帐住了一段时间,努尔哈赤亲自给她赔礼道歉,说当年委屈她了。

东果格格心里虽然还有怨,可看到儿子前程似锦,也就释怀了。

何和礼这时候主动请调去远地。

他跟努尔哈赤说,想去边疆练兵,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是不想待在这个尴尬的地方。

努尔哈赤批了,何和礼收拾东西就走了,一走好几年不回来。

班第成长,成就母亲地位

班第15岁那年,跟着皇太极第一次上战场。

这孩子打仗跟他外公一个样,勇猛又机灵。

几次战役下来,立了不少功劳。

努尔哈赤高兴坏了,封班第为贝勒,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荣誉。

东果格格看着儿子一步步往上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当年那个在偏院受尽冷遇的小姑娘,现在成了贝勒的母亲,谁见了都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固伦格格。

何和礼晚年病重,回到京城见努尔哈赤最后一面。

他特意带着班第去请安,努尔哈赤看在外孙的份上,对何和礼还算客气。

何和礼临终前跟班第说,你母亲这些年不容易,以后要好好孝敬她。

班第跪在地上答应了,他心里明白,母亲为了把他养大,吃了多少苦。

何和礼死后,卓尔也没几年就去了。

东果格格这辈子最大的对手消失了,可她并没有觉得多痛快。

这么多年下来,她早就看透了,宫廷里的女人,拼到最后拼的是儿子。

卓尔跟何和礼感情再好,没有儿子傍身,也注定要被历史遗忘。

历史定论,血脉才是王牌

这场政治婚姻持续了几十年,最后的赢家是东果格格。

她用三年的隐忍和一个儿子,在这场权力游戏中站稳了脚跟。

班第后来成为清朝开国功臣,东果格格的名字也被写进史书。

卓尔呢?她打赢了新婚夜那一仗,守住了正妻的位置,可她没有留下儿子,历史上连她的详细记载都没几笔。

何和礼虽然是名将,可提起他,大家记住的还是他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生了个贝勒儿子。

努尔哈赤这步棋下得精明。

当年把11岁的女儿送出去,换来何和礼的忠诚,还收获了一个有出息的外孙。

东果格格受的那些罪,在努尔哈赤看来都是值得的。

皇家女儿生来就是政治工具,能母凭子贵,已经算是好结局。

东果格格这一生,从11岁嫁人到最后成为固伦格格,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她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在命运安排的路上走下去。

好在她够聪明,也够坚强,最重要的是,她生了个好儿子。

在那个年代,女人要想翻身,这是唯一的出路。

结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清朝那些风光的皇室婚姻,背后都是赤裸裸的权力交易。

东果格格11岁嫁人,新婚夜被原配骂,三年冷遇,最后靠着生儿子才翻身。

她的人生浓缩了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也展现了她们为生存拼尽全力的韧性。

卓尔输了,不是输在本事,是输在没有儿子。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头到尾都是一场豪赌,赌注是女人的一生,赢的筹码是血脉和权力。

信息来源:

《清史稿·列传》卷二百十四

《满洲实录》努尔哈赤时期记载

《八旗通志》初集卷十二·宗室世系

《清太祖实录》天命年间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历史   努尔哈赤   原配   当夜   新郎   新婚   女儿   兄弟   儿子   贝勒   孩子   外孙   人马   小姑娘   婚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