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毒气实验室”被做成积木玩具?历史不容儿戏

近日,某购物平台上一款名为“731毒气实验室益智拼装积木”的玩具引发争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据北京日报报道,10月3日,记者通过搜索某购物平台,能看到相关玩具在架销售。该款玩具共有8小盒,包装盒上均被标注了“铭记历史”字样,还显示具有“爱国教育情感启蒙”,“军事主题历史还原”等特色。

店铺注明,该款玩具适用年龄13岁,售价29.9元。平台显示,该玩具“近7天1000+人逛过”“周销量上涨10+倍”,是“店铺新品销冠”。

截至10月3日16点,记者重新搜索该玩具,平台已显示“商品过期不存在”。不少网友表示,这种行为是“拿历史痛点当卖点”,应该严惩涉事方,并呼吁有关部门强化监管机制,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针对此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官方媒体账号@钧正平发表评论称——

众所周知,731部队是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反人类罪行的象征,其历史是国人心中深沉的伤痛。尽管玩具作为载体可以承载多元主题,但任何创意都必须恪守人文底线与历史观的红线。

商家以“铭记历史”为名,把血腥罪行转化为可拼装的“实验室”,不论初衷如何,客观上都构成了对民族情感的冒犯,也传递了错误的历史认知。历史不应被遗忘,更不应被扭曲为可随意消费的商品。

我们呼吁商家在追求创意的同时,多一份对历史的敬畏、对价值的审思;也期待平台与监管方能加强内容审核,共同守护历史的严肃性。在事关民族情感与历史正义的问题上,我们不应也不能留给投机与试探任何空间。

“731毒气实验室”成益智玩具,历史不容儿戏

(新京报评论 作者:柳早)

这样一款玩具的出现颇为令人不安,虽说商家标记这是“铭记历史”“爱国情感启蒙”,但相比于这种“宣示”,更有可能出现另一种状况:原本严肃的历史被“游戏化”了。

不妨设想,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或许想不到这是沉痛的历史,而是一种“娱乐”。花花绿绿的卡通形象,奇形怪状的“实验道具”,这些很有可能扰乱孩子的历史认知——那一段历史,并不“可怕”“晦暗”“严肃”,反而就像“过家家”一样,仿佛在嘻嘻哈哈中度过了那些岁月。而这,恰恰是对历史最大的解构和扭曲。

因此,历史和玩具轻佻的嫁接,本身就是不合适的。尤其是考虑到玩具面向的还是孩子,有某种铺垫认知底色的意义,这种组合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此次事件,对于一种广义的历史教育来说也是一种启示。就像在此前,所谓的“手撕鬼子”这类抗日神剧也曾引发过众怒。

这背后的原因都是类似的,本该严肃对待的历史,被过度娱乐化、猎奇化处理,结果不仅削弱了教育的意义,反而让观众、孩子在轻浮的氛围里淡化了历史的沉重感。这样的“再创作”,无论是影视还是玩具,都会造成一种认知上的偏差,甚至让人们对历史失去应有的敬畏。

对历史的铭记,应当选择严肃的场景、运用合适的方式、尊重真实的历史,从而真正唤起共鸣,形成一种深刻的、严肃的历史态度。

希望类似事件成为一个警示:历史不是可以任意拼装的积木,更不是用来博眼球的噱头。玩具设计也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面对下一代的时候能够神经更敏感一些,而不是任由“创意”信马由缰。

统筹 | 张国强、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程世超

来源 | 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声明:“河南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历史   毒气   儿戏   积木   实验室   玩具   铭记   严肃   认知   创意   孩子   情感   爱国   北京日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