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无糖”就安全了?乌鲁木齐疾控戳真相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李晓青 通讯员宋宁 张甜)秋风渐起,天气转凉,温热的奶茶成了街头巷尾的“暖身神器”。9月22日,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布健康提示:饮用奶茶等饮品时,要合理控制饮用频率,警惕高糖风险。

据介绍,市售奶茶为追求醇厚口感,常添加大量蔗糖、果葡糖浆等精制糖。一杯常规甜度(全糖、七分糖)的中杯奶茶,含糖量普遍30-50克,焦糖、巧克力等风味款甚至超60克。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专家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建议,成年人每日添加糖摄入不超50克,最佳控制在25克以下(约6块方糖)。一杯全糖奶茶就可能突破每日上限,长期饮用易致糖分超标,不仅加速牙齿腐蚀、增加龋齿风险,还会堆积热量引发肥胖,加重代谢负担、影响血糖稳定,对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人群更是直接隐患。

在饮用奶茶时,不少人会选择“无糖”,其实,“无糖”不代表零糖。

专家提示,奶茶配料是“隐形糖”重灾区,珍珠、椰果、芋圆制作时需用糖水浸泡熬煮,每100克珍珠含糖约为15-20克;奶盖多以淡奶油、炼乳为原料,部分还额外加糖,一份奶盖含糖5-10克;“水果茶底”若用果酱而非新鲜水果,也可能含大量果葡糖浆。此外,蜂蜜柚子、莓果等风味奶茶,即便选“无糖”,原料中也可能预加糖,并非真正“零糖饮品”。

人体每日的日常饮食也会摄入糖分,而一杯奶茶的含糖量往往会使当天的糖分摄入量超标。奶茶怎么喝才更健康?

专家建议,普通健康人群饮用奶茶可遵循“四原则”:一是优先选“无糖”或“微糖”,减少基础糖分;二是少加或不加珍珠、椰果、奶盖等高糖配料;三是控制频率,将奶茶转为偶尔解馋,每周不超1-2次;四是选茶底清晰、配料简单的款式,降低隐形糖摄入。

对于糖尿病患者、减脂人群等严格控糖人群来说,建议尽量不喝市售奶茶。若想尝试,需选“无糖+纯茶 +无任何配料”的组合,同时计入每日总糖分摄入,饮用后监测血糖,避免额外负担。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饮食习惯养成关键期,应引导其减少对奶茶的依赖。日常可换用温热纯牛奶、无糖豆浆,或新鲜水果制作的无糖鲜榨果汁,既能补营养、驱凉意,又能避免养成高糖习惯。

若想兼顾奶茶暖意与控糖,自制是最佳选择。自备茶叶,热水冲泡出茶底后加纯牛奶或无糖椰奶;想增风味可放红枣、桂圆等,或用少量代糖调味。这种方式既能保留醇厚口感,又能完全掌控糖分,健康无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美食   乌鲁木齐   奶茶   真相   糖分   乌鲁木齐市   血糖   风味   健康   糖浆   醇厚   负担   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