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刚喊完“禁售”,转头又“敞开卖”,特朗普这一手操作,颇有点“前脚封杀、后脚松绑”的味道。
C919的LEAP-1C发动机出口禁令刚落实35天,转眼就被特朗普政府自己推翻了。
这场看似“强硬”的制裁行动,来得快,去得更快,像极了特朗普一贯的出牌风格。但可惜特朗普封锁中国高端制造的算盘,最后砸在了自己脚上。
特朗普这次打C919的主意,说白了是想用发动机当筹码,换中国的稀土“松口”。可算盘拨得再响,也架不住现实敲得更疼。
发动机一停,美企先叫苦。通用电气的航空业务,有将近三成收入来自中国,断供一天,就等于主动割肉。这不只是账面问题,而是实打实的产业链动荡。
数万工人可能要放假,工厂停线、库存积压,对通用这种靠现金流吃饭的公司来说,简直是扼住咽喉的操作。
波音也没能置身事外,关税一上,原本就紧巴巴的对华订单更雪上加霜。2025年上半年才交付了20架飞机,三架还被退货。美国航空工业一环出问题,整条链条都在震。
稀土这头也是个死结,中国掌握着全球九成稀土精炼能力,那些听起来像“魔法石”的元素——钐、镝、铽,正是F-35战斗机、导弹雷达、甚至新能源车电机的命门。
没了这些,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连转都转不动。特斯拉、雷神、洛克希德马丁纷纷上书白宫,警告断链风险。你说特朗普要不要掂量掂量?
就在6月5日那场中美通话,特朗普在电话里直接开口恳求,希望中国在稀土问题上“高抬贵手”。这话一出口,等于自己先露了底,摆明了这场“封锁”根本撑不住。
这35天的“闪电战”,没逼出中国让步,反倒逼得美国自己掉头。这不是胜利,而是一次自我打脸。
美国发动机一停,中国就完了?特朗普大概是这么想的。但现实告诉他,这招已经过时了。
C919不是刚起步的娃娃了,虽然还在低速生产期,但库存足够撑到2026年。也就是说,哪怕真的断供两年,中国也有准备。
6月东航顺利接收第8架C919,适航交付稳稳当当,根本没被这场“卡脖子风暴”撼动。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后备方案,早就不只是个“备胎”。
长江-1000A发动机,已经完成了178次点火测试、4000小时极限运转。推力13吨,已经摸到了LEAP-1C的肩膀。这可不是纸上谈兵,材料技术也在飞跃。
第四代单晶涡轮叶片耐温提升了100℃,3D打印燃烧室燃油效率还反超了LEAP-1C 3%。这不是替代,这是超车的苗头。
产业链也在同步升级,湖南株洲的高温合金开始量产,芜湖的涡轮叶片良品率超过九成。这些过去看似“不起眼”的零件,现在都是撑起国产发动机的关键拼图。C919的国产化率,正在往90%的目标一步步逼近。
这次断供,反倒成了催化剂。长江-1000A的研发周期被硬生生压缩了三分之二。特朗普这把火,没烧到中国,反倒点旺了国产替代的炉子。
特朗普以为,断供发动机就等于掐住C919的命门,可他忽略了一个更大的变量——中国市场。
未来20年,中国要新增9000架客机,市场价值超1.5万亿美元。谁不想来分这块蛋糕?波音这次就急了,派了整整三波游说团队进白宫,硬是把“禁令”撬开了。
这说明市场能倒逼政策,但光靠市场还不够,游戏规则还得自己说了算。
西方的“适航认证”一直是最后的挡箭牌。欧盟航空安全局直接把C919的认证周期往后推了3到6年,理由冠冕堂皇,实质是“用认证换技术”。
2017年签下的中美适航互认协议,现在几乎成了废纸,ARJ21连美国航线都进不去。
这一套套路,中国不陌生。但这回不一样,中国已经和42个国家签了双边适航协议,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市场。这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另起炉灶。哪怕欧美不认,航线照飞,订单照签。
俄罗斯MS-21三年内实现全国产化首飞,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只要路线对,坚持下去,终究能破局。
C919要想真正飞得远,不只是硬件够好,还得在规则上也有话语权。
特朗普这波“开绿灯”,看起来是谈判的回合胜负,实则是一次战略提醒。中国要想在航空工业里站住脚,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这35天的拧巴,是对过去几十年“技术拿来主义”的一次反噬,也是对未来道路的一次清醒认知。哪怕下一次特朗普不封发动机,也可能换个姿势封别的东西。
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造出来的。
7月3日,通用电气股价在消息公布当天上涨3.2%。同一天,芜湖的发动机试验台也启动了150小时极限耐久测试。一边是资本市场松了一口气,一边是制造业继续埋头苦干。
未来的天空,还是得靠“中国红”自己去飞。特朗普这次开了绿灯,但中国更要点亮真正属于自己的航灯。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