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学生颁发“国际体验官”证书,发布《南京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100个项目……5月15日晚,“在博物馆里遇见‘宁’”——南京市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城墙博物馆举行。
5月18日当天,南京市博物总馆所属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渡江胜利纪念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李文忠墓园预约免费参观。
去年接待观众超4300万人次
南京的博物馆很有看头。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达82座,按去年常住人口计算,每6.4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这一数据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2024年,全市博物馆推出主题展览200余项、社教活动8000余场,接待观众超4300万人次,成为文旅“打卡高地”。
南京市博物总馆馆长许强表示,今年是南京市“1+2”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的第一个年头,博物馆将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导向,依托园林空间融入实景演出,将文物资源活化、数字科技与文化教育进行创造性转化,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展示空间。要把博物馆的新理念融入南京城市更新过程,体现在每一个街区、每一座建筑,保护传承好城市之根、城市之魂,深度挖掘六朝古都、文学之都、英雄之城的价值内涵,凸显“天下文枢 博爱之都”的城市特色、城市风格、城市气派。
一大波博物馆延时开放
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活动现场公布了南京市优化服务延时开放的博物馆,包括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六朝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每逢节假日将对公众延时开放,公众可以夜游博物馆。
为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月这个“博物季”,南京市为广大观众推出三大特展,分别为六朝博物馆推出的“遇见达利”特展、南京城墙博物馆带来的“国王岩”特展以及南京市博物馆推出的特展“一杯江南——藏在杯中的三城三味”。同时,还为观众精心挑选了“2025年度南京十大推介展览”,以及100余项特色展览和社教活动,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奉献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近60万块城砖已回收
650岁的明城墙变“民”城墙,在南京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提供城墙砖回收线索。活动现场,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向一批积极提供城砖回收线索的“城墙守护人”颁发证书,感谢他们对南京城墙保护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
2016年,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联合发起“颗粒归仓 守护城墙”项目,旨在面向全社会征集散落的城砖线索。共同寻找、守护城墙,也共同守护属于南京人的集体记忆。活动至今已回收近60万块城砖,用于城墙修缮、学术研究及展示。
5名在宁高校留学生成博物馆“国际体验官”
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南京各大博物馆早已成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南京市开展了全市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建设工作,整合公布全市博物馆教育资源,积极为社会开展实践教育、研学活动及课程开发提供便利。活动现场,发布了《南京博物馆教育资源项目库》100个项目,充分释放博物馆教育功能。
近年来,南京市文博行业和在宁高校互动频频,共建文博,共享资源,高校博物馆联盟持续会商发展,备案高校博物馆不断提升服务。其中,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晋级国家三级博物馆,最新展览“破晓:城市接管中的人民公安”,入选2025年度江苏省博物馆纪念馆历史文物类重点展览,并在全国巡展。南京市文旅局和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签署了《合作共建博物馆方向微专业框架协议》,在建设博物馆微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博物馆备案等方面开展合作;南京市文旅局和南京晓庄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推进双方资源共享,更好服务社会。
外国人眼中,南京的博物馆怎么样?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城墙博物馆分别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的5名在宁高校留学生颁发了“国际体验官”证书,感谢他们对博物馆的热爱。
现代快报/现代+ 记者 胡玉梅 /文 顾炜/摄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