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改口了!短短十天内,他从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转变为会“努力降低对华关税”。
但特朗普要求,中国必须做三件事作为“回报”:1.恢复对美国大豆的进口;2.配合美国管控芬太尼泛滥问题;3.不要在稀土问题上卡美国的脖子。
特朗普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但他说的“降低关税”说得非常含糊,以他一贯出尔反尔的习惯来看,他指的“关税”可能是那个,要在11月对中国加征的100%关税。真是有趣,特朗普想用一个还没落地、而且几乎肯定不能落地的关税,换取中方在经贸领域的全面让步。
大豆贸易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2025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降为零,对美国农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最新贸易数据显示,2025年1-7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仅590万吨,较2024年同期的2700万吨暴跌近80%。预计2025年全年,美国将损失1400万至1600万吨对华大豆订单,这相当于其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美国大豆协会已在8月22日致信总统,警告农民正面临“贸易与财政悬崖”,呼吁尽快取消关税并达成贸易协议。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并非一时冲动,是长期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的结果。
我们已经建立了全新的全球大豆供应格局,巴西大豆占中国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25%升至2024年的71.1%。2025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达746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1%,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来源国。叠加关税等因素,美国大豆到岸成本已飙升至每吨776美元,而巴西大豆仅需约380美元,让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完全失去竞争力。
中国不仅在大豆领域采取行动,还在稀土领域实施了新的措施。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稀土物项的出口管制新规,这些新规则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长臂管辖”。根据新规,即使是在境外制造的稀土材料,只要含有中国原产的稀土物质且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其出口就必须事先获得中国商务部的许可证。
美国中西部地区,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中美贸易战的升级已导致美国农民收入下降了近40%,许多人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有分析认为,中国可能会采取“有限妥协”的策略,其中包括自12月起恢复进口美国大豆。
原因是:11月至明年1月期间存在阶段性供应缺口,以及巴西大豆溢价已经超过美国大豆。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将继续坚持供应链多元化战略,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大豆原是中国的“本土作物”,大豆作为我国传统五谷之一,在古代被称为“菽”。《诗经》中“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大豆已是常见作物。距今9000-7000年前,裴李岗文化时代的先民已开始利用野生大豆。
现在,中国一方面通过多元化进口保障供应,另一方面通过稀土管制等措施保护自身利益。特朗普尽管威胁,但美国中西部农田里堆积如山的大豆,等不来中国买家。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