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没理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第三国被卷入战场,俄军要升级战争?


最近这几天,国际新闻头条基本都被特朗普对俄罗斯的那个50天最后通牒刷屏了。特朗普刚上台没几个月,就在7月14日放出话来,说俄罗斯必须在50天内跟乌克兰签停火协议,要不然美国就对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征收100%的关税,还会升级制裁级别,顺便加大对乌克兰的军援力度。这话听起来挺狠的,美国那边打算卖给乌克兰价值上百亿美元的武器,包括爱国者导弹系统啥的,目的是让乌克兰能更好地防住俄罗斯的攻击。特朗普在白宫的简报会上说得很清楚,他对普京挺失望的,因为俄罗斯没停手,还在继续轰炸乌克兰城市。结果呢,普京那边压根没当回事,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很快就回话说,这种条件根本不可接受,俄罗斯会继续自己的行动。

克里姆林宫的官员们也表态,说他们已经适应了多年的制裁,这点威胁不算啥。俄罗斯的回应就是继续在前线打,7月15日和16日就发动了大批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目标直指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和工业区。这不光是忽略通牒那么简单,还像是在直接回击特朗普的警告。

说起这个通牒的背景,得从乌克兰战争的整体走势说起。战争打了三年多,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大约20%的土地,乌克兰军队损失惨重,但还在靠西方援助苦苦支撑。特朗普上台后,本来很多人以为他会像竞选时说的那样,快速结束战争,毕竟他老是吹嘘自己跟普京关系好,能谈成事。但实际情况是,普京没给面子,俄罗斯军队在东部推进缓慢但稳扎稳打,最近几个月还加强了空中打击,用廉价的无人机和导弹消耗乌克兰的防空系统。特朗普的团队评估了战场形势,发现俄罗斯在夏季攻势中占上风,乌克兰的电力系统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好多城市停电停水。

于是在7月14日,特朗普宣布这个50天期限,算是给普京施压,但同时也给俄罗斯多出点时间去消耗乌克兰的抵抗力。分析人士指出,这50天正好让俄罗斯有机会在战场上多占点便宜,因为乌克兰的援军和武器还没完全到位。俄罗斯那边,普京的亲信们表示,经济压力不会让他们改变策略,俄罗斯已经转向东方市场,石油和天然气卖给中国和印度,绕过了西方的制裁网。

普京没理这个通牒,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俄罗斯军队的行动升级。过去俄罗斯的战术主要是地面部队推进,配合炮击和坦克冲锋,但最近几个月,他们越来越依赖无人机群。7月15日夜里,俄罗斯从黑海和克里米亚基地发射了数百架无人机,目标锁定乌克兰中部和西部的能源设施。乌克兰空军报告说,他们拦截了大部分,但还是有几十架突破防线,炸毁了哈尔科夫和文尼察附近的变电站和仓库,导致当地停电,居民生活大受影响。第二天,7月16日凌晨,袭击继续,这次规模更大,俄罗斯用了400多架无人机和一枚伊斯坎德尔导弹,击中了克里维里赫、哈尔科夫和文尼察等城市。乌克兰官方统计,至少15人受伤,主要是能源工人和居民。

俄罗斯国防部声称,这些目标都是军事相关的,但国际观察者指出,好多被炸的地方是民用基础设施,这让乌克兰的冬季供电问题雪上加霜。俄罗斯的这种战术变化,其实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的,他们用低成本的伊朗式Shahed无人机饱和攻击,迫使乌克兰用昂贵的导弹去拦截,经济上划算得多。这波袭击正好发生在特朗普通牒后,等于普京在用行动告诉世界,俄罗斯不会因为美国的威胁就停手。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次袭击把第三国波兰卷了进来。7月16日的无人机群瞄准了乌克兰文尼察地区的一家工厂,这家工厂属于波兰的巴尔利内克集团,主要生产木地板,是个纯民用企业。袭击造成工厂大火,覆盖面积达600平方米,乌克兰紧急服务部门出动了8辆消防车和37名救援人员去灭火。结果呢,6人受伤,其中两人烧伤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工厂周边还有4栋居民楼受损,当地居民得疏散。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很快就发推文谴责,说这是蓄意的攻击,从三个方向同时打击,明显不是意外。

波兰外交部召见了俄罗斯大使,正式抗议,说俄罗斯违反了国际法,因为工厂是波兰财产,虽然位于乌克兰境内,但这等于间接攻击一个北约成员国。波兰前总理马特乌什·莫拉维茨基也跳出来说,这绝对是恐怖行为,不是巧合。巴尔利内克集团在波兰、乌克兰和罗马尼亚都有工厂,这次被炸的文尼察厂雇佣了不少当地人,主要出口欧洲市场。俄罗斯没直接承认针对这家工厂,但他们的声明说袭击的是乌克兰的军事目标。国际媒体分析,这可能是俄罗斯在警告西方,别再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尤其是波兰一直是最积极的援乌国家,提供坦克、飞机和训练。波兰作为北约东翼国家,边境上已经部署了大量部队,这次事件让北约内部警铃大作,担心战争外溢。

为什么说这算第三国被卷入战场?因为波兰不是直接参战方,但工厂被炸伤了人,经济损失巨大,还引发外交风波。波兰从战争开始就支持乌克兰,接收了上百万难民,提供军事援助,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最近7月,波兰还参加了卢布林的援乌会议,讨论怎么帮乌克兰重建和防御。俄罗斯的袭击正好在会议后发生,有人猜测这是莫斯科在发信号,给华沙点颜色瞧瞧。北约秘书长表示,会密切监控局势,但不会直接介入,因为袭击发生在乌克兰境内,不是对北约领土的攻击。不过,这事让欧洲国家更紧张了,好多国家开始加强边境防御,增加对乌克兰的导弹援助。

俄罗斯的无人机战术越来越大胆,航程远,能打到乌克兰西部,切断西方援助的通道。过去乌克兰西部相对安全,用来接收北约的武器,现在连那里都不太平了。这波升级让全球市场也晃荡,油价小涨,股市波动,因为大家担心如果俄罗斯继续这么干,能源危机会加剧。

普京的策略很明显,他相信时间站在俄罗斯一边。克里姆林宫的来源透露,普京打算忽略特朗普的通牒,继续推进,直到西方接受他的和平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乌克兰中立、不加入北约、限制军队规模、承认俄罗斯控制的四个地区,还得保护俄语人口的权利。俄罗斯觉得乌克兰的防御快崩了,军队士气低落,招兵难,经济靠援助吊着命。普京的团队评估,俄罗斯经济适应了制裁,转向中国和印度,外汇储备稳住,军工生产加速。相比之下,乌克兰损失了40多万士兵,平民伤亡也高,联合国数据说6月是三年多来平民死伤最多的月份。

俄罗斯的轰炸campaign在升级,4月发射1900架无人机,5月4000架,6月5000架,7月已经破纪录。这让乌克兰的能源系统瘫痪,冬天来临前修复难。特朗普的通牒给了俄罗斯50天窗口期,正好让普京多占点地,谈判时筹码更大。俄罗斯官员嘲笑说,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是“戏剧性表演”,世界不会因为这个就怕了。

从更大的格局看,这事暴露了美俄关系的僵局。特朗普想快速解决战争,显示他的外交手腕,但普京不买账,继续用军事压力逼西方让步。俄罗斯的来源说,普京觉得特朗普影响力有限,就算加关税,俄罗斯也能绕过去,通过全球市场卖油。乌克兰外长表示,随时准备谈判,但前提是俄罗斯撤军,这跟普京的条件南辕北辙。北约内部也有分歧,一些国家如德国担心升级,另一些如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想更强硬。波兰工厂被炸后,华沙加强了边境巡逻,召集北约盟友讨论响应。全球智库分析,这可能导致核大国对峙加剧,风险上升。

俄罗斯议会主席警告,如果西方继续升级,俄罗斯准备打击西方目标,但目前还没到那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呼吁更多援助,说俄罗斯的袭击证明普京不会善罢甘休。整体上,战争进入新阶段,俄罗斯用无人机主导空中,地面缓慢推进,特朗普的通牒成了空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0

标签:财经   俄军   最后通牒   战场   战争   乌克兰   俄罗斯   波兰   北约   无人机   袭击   通牒   工厂   导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