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悬挂在浩瀚宇宙中,宛如一颗蓝白相间的宝石。
这颗宝石并非绝对安全,太空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不速之客"小行星,始终是人类需要面对的潜在威胁。
2022年秋季,美国完成人类首次小行星撞击实验后,中国也开始布局自己的行星防御计划。
在最近召开的深空探测国际会议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向外界透露,我国正在筹备一次特殊任务: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情节,但确实是中国航天人正在认真筹备的现实任务。
太阳系中漂浮着数以亿计的小行星,它们大多是行星形成过程中留下的"建筑材料"。
回顾历史,地球曾多次遭受小行星撞击。
约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2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现在的墨西哥湾区域,引发全球气候剧变,直接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终结。
那次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远超当今全球核武储备的总当量。
更近的案例包括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远东的通古斯事件,一颗直径约65米的小行星在空中爆炸,摧毁了超过两千平方公里的森林。
2013年,一颗直径约18米的小行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上空爆炸,其威力相当于30颗广岛原子弹,造成近1500人受伤。
面对这些来自太空的潜在威胁,科学家们构思了多种应对方案。
目前最受青睐的是动能撞击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发射一个飞行器以极高速度撞击小行星,不需要完全摧毁它,只需要施加足够的力使其稍微偏离原有轨道即可。
2022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实施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
他们的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308天后,准确撞击了一颗对地球无害的小行星,成功改变了其运行轨道,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中国的"小行星防御任务"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案。根据吴伟仁院士的介绍,任务将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专家打了个生动比方:这个过程好比一场精密的"太空台球游戏"。第一步发射一个母船,它会携带一个撞击器。
在接近目标时,撞击器将与母船分开,以大约每秒6.5公里的速度撞向小行星。
随后母船迅速变轨,从安全距离观测撞击现场,利用搭载的相机、雷达等设备记录撞击产生的碎片和尘埃。
最关键的是要精确测量小行星轨道改变了多少。
这次任务的目标是在距地球约1000万公里处,对迎面而来的小行星发射撞击器,通过碰撞产生的动能改变其轨道。
计划通过这次撞击使小行星轨道改变3到5厘米,确保它在未来几十年到一百年内不会威胁地球。
中国的任务方案与美国之前的实验有所不同。NASA的目标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通过测量其轨道周期变化来评估撞击效果。
而中国的目标是一颗单独的近地小行星,将直接测量其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变化,技术挑战更大。
当然,中国规划小行星撞击任务的价值远不止技术验证那么简单。其最大价值在于获取小行星防御的核心数据。
通过对比撞击前后小行星的轨道,科学家可以精确计算这次撞击传递了多少动量,从而得到关键参数——"β值"。
这个数值对未来设计任何真实的偏转任务都至关重要。
撞击就像一次"主动地震学"实验,通过分析撞击坑的大小、形状、喷出物的多少和速度,可以反推小行星的表面和内部物质组成与结构。
这对于评估未来若需偏转其他小行星时该用多大"力气"至关重要。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中国在这次任务中展现了开放合作的姿态。
吴伟仁院士已经明确表示:"我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这种开放态度体现了中国在太空治理中的负责任立场,也呼应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正如专家所说:"如果全球共享数据,共同掌握科学成果,最后我们可能得出更加精确的结论和科学的认知,这对整个人类都是有益的。"
中国规划的撞击任务预计在2027年左右实施。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可能不会想到那些闪烁的星光中,有一个人类探测器正在穿越数千万公里太空,执行一场精密的"宇宙手术"。
这场手术的目标是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它代表了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共同守护家园的智慧与决心。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人类终将建立起完善的行星防御系统,让地球永远远离小行星撞击的威胁。#头条深一度#
参考资料
1.大公报:《保护地球家园 中国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
2.上游新闻:《上游科考室|中国要撞击小行星,目标是谁?为什么撞?怎么撞?》
3.网易新闻:《中国为啥要撞击一颗小行星?》
4.网易新闻《中国将撞击小行星守护地球,太空上演‘伴飞撞击’大戏》
5.点新闻:《我國規劃撞擊一顆小行星 驗證小行星防禦方案可行性》
6.搜狐新闻:《我国为何将主动撞击一颗小行星?远不止“撞一下”那么简单!》
7.央视新闻:《验证防御方案可行性 我国将实施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
(老A)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