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茶
2025年秋季,美国中西部的大豆丰收了,但农民们却没什么可高兴的。
虽然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创了新高,可今年他们依赖的中国市场却没下订单,结果收获堆成山,却没法转化成收入。
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特朗普政府推的贸易战和关税政策,彻底搅乱了中美贸易,把美国农民逼进了死胡同。
美国大豆丰收了,中国就是不下订单,特朗普关税战坑了自家农民!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对华贸易战,虽然最初声势浩大,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美国农民吃到了苦头。
2018年,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决定被认为是一场短期的经济博弈,旨在通过经济压力迫使中国在贸易中作出让步。
然而,特朗普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中国不仅仅是美国的一个重要经济伙伴,更是美国农业出口的关键市场。
在关税的影响下,中国立即采取了反制措施,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
大豆是美国农业出口中最重要的单品之一,每年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约60%。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价值140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的约60%。
然而,2018年及之后的几年,随着贸易战的升级,中国大幅削减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转而向巴西等其他国家寻求供应商。
对于美国农民来说,这一变化是灾难性的。
大豆是中西部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失去中国市场的订单意味着农民们的收入直线下降。
今年,美国大豆收成创下历史新高,但失去了重要的出口市场,农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量的收获堆积在仓库中,无法通过出口赚取应有的利润。
特朗普政府以贸易战为筹码,忽视了农业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农民的困境不是偶然,而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必然结果。
美国中西部的大豆和玉米本就面临着价格波动,贸易战使得本应通过出口来分担风险的农民,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困境。
虽然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向农民发放补贴来弥补损失,但这远远不足以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巨大经济损失。
以2018年为例,特朗普政府为了应对贸易战的冲击,出台了约12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计划。
虽然这些补贴短期内为农民提供了部分缓解,但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
农民们发现,即便有了政府的补贴,他们的收入依然无法与往年持平,尤其是在农业市场的大豆价格持续走低的背景下,补贴也无法有效弥补损失。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而美国大豆占中国进口量的比例在2017年曾高达60%以上。
随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实施,中国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供应国,巴西便迅速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巴西农业部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与中国签署自贸协议,进行大豆品质认证,并在物流、运输等方面加强合作,确保其大豆能以更短的时间进入中国市场。
相比之下,美国在这方面的表现显得格外笨拙。
特朗普政府没有考虑到中国市场对大豆品质和供应效率的要求,导致中国逐渐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而转向了巴西等供应商。
这一变化让美国农民的收成几乎无法找到出口市场,进而导致了价格暴跌。
2025年,美国的农业再度迎来了丰收季,预计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这一丰收并未给农民带来应有的喜悦,反而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大豆产量的增加本应带来更多的收益,但由于失去了中国这一主要出口市场,农民们面临着“丰产不丰收”的困境。
美国农业的生产力一向强劲,但即便在2025年创下大豆的历史新高,市场的需求却远远跟不上。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大豆的价格在过去几年已经跌破了农民的预期,尤其是今年,价格较2022年暴跌了近四成。
玉米的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一度下跌幅度达到50%。
即便是创纪录的丰收,也无法挽回市场价格的低迷。
这一矛盾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农业在全球市场中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中国市场的流失,加之巴西等国家的崛起,使得美国农产品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并未转化为预期的经济回报。
除去贸易战的影响,美国农民还面临着其他一系列的经济压力,特别是通货膨胀和高利率带来的双重负担。
近年来,美国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的日常运营开支也随之增加。
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持续加息,使得贷款利率不断攀升,农民们的融资成本因此大幅增加,甚至部分农民在高利率环境下,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种植和生产。
这些经济压力让农民们的经营变得更加困难,甚至有些农民因负担过重而被迫出售农场。
尽管有政府补贴的帮助,但这些补贴无法解决长期的资金问题,也无法弥补因市场变化带来的损失。
与美国农民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西在大豆市场中的成功转型。
巴西农业部通过一系列的精准操作,迅速填补了中国市场的空白,成为美国大豆的重要竞争对手。
巴西农业部近年来频繁派遣代表团前往中国,进行大豆品质认证、签署自贸协定等一系列合作措施,以确保巴西的大豆能够顺利进入中国市场。
巴西的这种“客户关系管理”非常成功,巴西大豆通过不断提升品质和供应链效率,赢得了中国市场的青睐。
不仅如此,巴西还加强了与中国的物流合作,使得大豆的运输效率大大提高,从巴西农场到中国市场的时间大幅缩短,这使得巴西大豆能够在价格和运输效率上更具竞争力。
相比之下,美国的供应链并未做到相应的改进,导致大豆无法在中国市场获得同等的待遇。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仅伤害了美国农民,也使得美国在全球大豆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
巴西通过与中国的紧密合作,牢牢占据了中国大豆市场的主导地位,甚至使得美国大豆逐渐退出了这一市场。
美国本应借助与中国的合作,稳定其农业出口市场,却因关税政策的失误,错失了这一重要机会。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虽然试图通过关税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但其背后却埋下了美国农民的巨大风险。
从美国大豆丰收季的“丰产不丰收”到中国市场的失约,特朗普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的贸易利益,反而让自家农民成为最大受害者。
与此同时,巴西等国家通过精准的市场策略,迅速填补了美国的市场空缺,成为全球大豆贸易的重要竞争者。
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农民等基层民众的利益,避免因短视的政策带来长期的经济后果。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