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曹操,为何不杀了汉献帝自己当皇帝?


他是乱世枭雄,权倾朝野,架空皇权,是大汉末年的“无冕之皇”。

他的敌人骂他“汉贼”,他的手下劝他取而代之。

他就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一代枭雄——曹操。

汉献帝,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杀他对于曹操而言,易如反掌。但是,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曹操都没有动汉献帝一根汗毛,甚至汉献帝离世的时候,就连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都已过世多年。

这是为什么?

曹操为什么不杀汉献帝取而代之?

难道是他心慈手软?

难道说他忠于大汉?

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历史上的政治谜题。

曹操不杀汉献帝,和心慈手软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他杀了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还有伏皇后所生的皇子。

至于忠于大汉,那更没谱,如果他果真是个忠臣,就不会给自己搞上“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以及加九锡封魏王这两套“乱臣贼子大礼包”。

曹操不杀汉献帝的根本原因,不是不敢,而是不能,更是不想!

这背后是老曹的一场天大的算计!

算计一:牵制天下的最大政治资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超级无敌大IP

这也是曹操不杀汉献帝的核心原因。

汉献帝对于曹操而言,并非是累赘,而是他手中独一无二的“超级无敌大IP”版权唯一持有者。

有了皇帝这个招牌,从曹操嘴里说出的任何一句话,只要盖上汉献帝的大印,那都是圣旨。

但凡曹操讨厌的人,那都是“乱臣贼子”。

曹操可以用皇帝的名义名正言顺的为自己招揽人才,任命官员,征调粮饷,并且他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毫无道德的谴责和打击对手。

杀了汉献帝,就相当于是亲手毁了自己手里的“超级无敌大IP”,从皇帝的代言人,变成了真正的“乱臣贼子”,会给袁绍、刘备、孙权这些对手一个联合讨伐自己的完美借口。

算计二:维护集团内部稳定性,笼络人心的幌子

曹操在强迫汉献帝迁都到自己的地盘许昌后,朝廷百官并非是铁板一块的拥护他曹老板,有很多人还是真心拥护汉室的,比如曹老板的头号谋士荀彧就是如此。

他们所效忠的,是以曹操为代表的的“大汉朝廷”,而非是曹老板个人。

“大汉朝廷”这个幌子在,曹老板就能最大限度的团结各方力量,维持集团内部统一。

一旦他杀了汉献帝,集团内部势必分裂,那些拥护汉室的人极有可能会倒戈相向,给曹老板带来无法挽回的局面。

曹老板需要的是依靠时间的流逝来完成逐渐“换血”,而不是一下子戳破“大汉朝廷”这个气球。

算计三: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出头的椽子先烂

自黄巾起义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汉恐怕是要废了,快到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在当时,想当皇帝的各路诸侯多如牛毛,但并不是谁都敢称帝。

比如袁绍的哥哥袁术,得了传国玉玺就自以为天命在我,虎了吧唧刚一称帝,立马就成了天下公敌,被各路诸侯群起而攻之,迅速败亡。

曹操是个拥有超强大脑的顶级政治家,袁术的前车之鉴他看得清清楚楚。

皇帝的帽子留给汉献帝,自己当丞相,当魏公,当权力的实际掌控者,还不用承担乱臣贼子的骂名和风险。

曹操精明到把大汉朝廷所有的实惠和油水都抽走了,只给汉献帝留了个虚名头。

他这算盘打得实在是太精明。

·算计四:拿汉献帝当挡箭牌和工具人

对于曹操而言,汉献帝还是他一个完美的工具人。

所有曹老板想干,但名义上又不方便自己干的事,都可以打着皇帝的名义来干。

排挤政敌清除异己?不存在,那叫“奉诏讨贼”!

给自己人加官进爵叫徇私枉法?不存在,那叫“黄恩浩荡”!

甚至到后来,曹老板给自己来上封魏公、加九锡、封魏王等等这一系列的“乱臣贼子大礼包”,也是走了一遍“皇帝下诏,黄恩浩荡”的过场,显得很是“名正言顺”。

要是杀了汉献帝,谁还能给自己办理这套“乱臣贼子大礼包”的手续?

一个喘气的听话的皇帝,是曹老板最好的工具人。

总结

有了以上四个算计,曹老板可谓是把汉献帝的价值给榨干到了极致,用天子的名义,办自己的事,养自己的兵,夺自己的权,并借此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后事曹魏政权的基业。

他要的不是一时爽快的自己坐上天子宝座,而是给子孙后代留下整个天下的江山基业。

曹操终其一生以汉臣自居,未曾称帝,把最后的“临门一脚”留给了儿子曹丕。他自己则甘愿做那个给子孙后代扫清障碍的“乱世枭雄”。

不杀汉献帝,则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成功的的一个决定。

你觉得曹操是汉室的忠臣还是奸臣?

如果把你放在曹操的位置,你会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历史   皇位   皇帝   乱臣贼子   大汉   老板   朝廷   汉室   大礼包   枭雄   名义   心慈手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