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抓捕中企芯片高管,7天之内,中国火速反制,禁止美银行高管离境!灰色账户牵出富国黑历史

据湖北发布报道,7月3日,上海积塔半导体信息技术部门主管徐泽伟在意大利度蜜月时,被当地警方按美国的意思给扣了。美国司法部说他2020年参与了针对美疫苗机构的网络攻击,证据呢?就一个没证实是谁的邮箱登录记录,还完全不管他手机曾经被盗过这档子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是抓什么黑客,分明是冲着中国半导体来的。积塔半导体在28纳米车规芯片上的进展,让美国企业坐不住了,这不过是继华为、中兴之后,美国又一次拿“长臂管辖”当武器。


积塔半导体(资料图)

意大利也是有意思,为了给美国面子,愣是把自己和中国的生意往火坑里推。要知道,中国市场对意大利的奢侈品、葡萄酒有多重要,现在为了这点政治投机,怕是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边美国刚在意大利唱完戏,那边中国就来了个快速反击。7月17日,美国富国银行的董事总经理茅晨月在上海被依法限制出境,离徐泽伟被抓才14天。这位茅晨月可不是一般人,在中美跨境金融圈里是个关键角色,小米、蔚来这些中企的融资项目不少都是她在操办。中国这次出手,不只是简单的对等反制,更是直戳美国金融霸权的痛处。意思很明白:别以为只有你会玩“长臂管辖”,在中国地盘上,就得守中国的规矩。

要说美国这“长臂管辖”,真是老毛病了。这些年靠着《反海外腐败法》《爱国者法案》这些国内法,把手伸到全世界,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全”说事儿,其实就是借法律的名义耍霸权。远的不说,2018年的孟晚舟事件,2015年张浩教授被诬陷“经济间谍”,哪次不是靠第三国帮忙扣人,拿些站不住脚的证据来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和人才。这次意大利跟着掺和,更是把美国对盟友的控制欲暴露得明明白白,哪还顾什么国际法基本准则。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打压,那是一步紧过一步。先是不让卖光刻机,制裁中芯国际,现在更直接,开始对技术骨干下手。徐泽伟作为企业IT主管,手里握着核心系统的权限,美国这是想通过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削弱中国企业的技术团队,拖慢中国芯片自主的脚步,说到底还是对中国技术进步怕了。

中国这次反制选的点也挺巧妙,直接打在美国金融的软肋上。为啥是富国银行?这银行本身就一身毛病。2016年就爆出过“僵尸账户”丑闻,弄了350万个虚假账户,2024年又因为外汇监管的问题被好几个国家查。抓茅晨月,既回应了美国的无理扣押,又能顺藤摸瓜查查富国银行在华的业务,这一下就动摇了国际资本对美国金融机构合规性的信任,算是给美元体系的“规则霸权”来了记闷拳。

而且中国这次办事,那是完全按规矩来,和美国那种“没证据也硬要引渡”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茅晨月这事儿,是聚焦在她搞的那些跨境账户模式可能存在的外汇风险,属于正常的金融监管;再看美国对徐泽伟的指控,连个完整的证据链都凑不齐,说不准还有“钓鱼执法”的嫌疑呢。


特朗普(资料图)

说起富国银行的黑历史,那可真是不少。2009到2016年那会儿,为了搞“交叉销售”的业绩,员工瞒着客户开了350万个虚假账户,转客户的钱不说,还让客户背上一堆透支费。这事儿曝光后,虽说赔了30亿美元,炒了5300个员工,但骨子里的问题根本没解决。那种“利润至上”的企业文化,早就把合规的底线给冲垮了。到了2024年,又因为跨境融资违规被中国监管盯上,也算是老毛病又犯了。

更讽刺的是,美国整天说别的国家“金融不透明”,自己家的金融机构却老在搞监管套利。富国银行就多次用复杂的金融工具钻空子,把风险资产转移到海外子公司,用离岸账户操纵资本,这些操作玩得溜得很。这次中国查茅晨月,算是把美国金融机构在华的“特殊待遇”给撕下来了,逼着他们好好遵守中国的规矩。

茅晨月负责的那些中美融资项目里,有些账户模式看着就不对劲,像是借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机会,搞“资金暗道”来套利。比如用假的贸易合同转资金,靠离岸公司层层嵌套来躲外汇管制。富国银行本来就有这些黑历史,自然就成了中国排查跨境金融风险的重点对象。这次反制,也放出了一个信号:中国要加强金融安全,防着那些可能用来搞“颜色革命”的资金。

这事儿对中美关系的冲击可不小。以前中美博弈可能还局限在贸易、科技这些领域,现在看来,已经升级到制度层面的“规则战”了。美国想保住“美式规则”的垄断地位,中国则想通过对等反制来争取“规则平等”。要是两边控制不好,说不定会引发连锁反应,比如意大利可能会报复中国的贸易,美国也可能扩大金融制裁的范围,这都是潜在的风险。

企业和人才也开始有了“避险”的想法。中企的高管在国外怕遇到司法风险,不少科技公司就打算把核心团队和数据都放国内;美国的金融机构呢,也得重新算算在华业务的合规成本,说不定有些跨境资本就会撤走。这种“去全球化”的苗头,对全球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稳定可不是什么好事。

对国际社会来说,这事儿也有不少启示。意大利这次的妥协,就让那些中小国家犯了难:跟着美国吧,可能要牺牲经济利益和外交自主权;跟中国走近点吧,又怕被美国制裁。估计以后更多国家会想办法“两头不靠”,推动多边机制,而不是让单一霸权说了算。

中国这次的快速响应,也给新兴国家提供了个“非对称反制”的例子:不用跟美国的军事经济霸权硬碰硬,专门找它国内制度的漏洞,比如金融机构监管不严这些地方,用法律手段精准打击。这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说不定能成为打破霸权“双重标准”的有效招数。


特朗普(资料图)

说到底,中美这次交锋,其实是两种治理模式在较量。美国靠着霸权想干啥就干啥,中国则坚持“用规则反霸权”。从徐泽伟那站不住脚的指控,到富国银行那些见不得光的“灰色账户”,暴露的不光是个别机构的问题,更是美式霸权体系本身的毛病。

中国的反制,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在维护公平的国际秩序。任何国家都不能拿司法当工具去打压竞争对手,任何企业也都得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代价。在全球化重新调整的当下,只有守住法治精神和多边规则,才能不让世界掉进“强权即公理”的泥潭里。这两颗投入太平洋的石子,激起的可能不只是涟漪,或许会是改变旧格局的新浪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科技   反制   美国   中国   账户   芯片   灰色   银行   历史   霸权   意大利   中美   金融机构   半导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