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修”作业法,究竟“邪”在何处

最近,妈妈圈流行一个“邪修法”——直播写作业。一个手机支架、一部手机,连接着镜头另一边成千上万个“云监工”。面对镜头,孩子和妈妈都有了偶像包袱,娃变得坐姿端正、下笔如飞,妈妈也克制情绪、减少发火。当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遇上直播间的点赞鲜花,一场原本可能爆发的亲子战争,变成了母子联手的“综艺现场”。 (10月9日红星新闻)

不久前,网上掀起一股“万物皆可邪修”的风潮。所谓“邪修”,是指用非常规、离谱但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相比家长们监督孩子写作业的常规方式,直播写作业的确“不走寻常路”。

过去,部分家长因监督孩子写作业引发不少矛盾,还有家长患上“作业恐惧症”。监督或辅导孩子写作业,成为家长最头疼的事之一。这背后其实有多种原因,比如贪玩是部分孩子的天性,导致他们写作业时难以专注;孩子学习基础不扎实,写作业时就会有畏难情绪;而部分家长应对方式冲动粗暴,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那么,这种“邪修”作业法为何有效?首先,存在“聚光灯效应”。当网络直播镜头对准孩子和家长,就如同明星走上聚光灯舞台,双方都不想因任何瑕疵影响自身形象。其次,产生“他监督效应”。家庭本是私密空间,家长与孩子彼此熟悉,自律性往往较差;而当众多网友成为监督者,便形成了新的约束力量。此外,直播间点赞还具有“奖励效应”。

也就是说,这种“邪修法”的“邪门”之处正是这三效合一,既约束行为,又提供动力。作为家长,要从“邪修”作业法的效果中认识到,孩子写作业并非不能做到专注、高效,而是缺少有效的约束手段;孩子写作业不仅需要监督,还需要合适的激励。适当尊重孩子并合理引导孩子,或许比简单、粗暴的督促更有效。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需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适当增加作业趣味性,这或许能激发学生写作业的兴趣。

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直播写作业刚刚尝试,效果较为明显,但如果长期采用这种方式,效果可能会逐渐减弱,因为“邪修法”的“魔法”会失去神秘性和约束力。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精神和相关政策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出镜直播。若直播写作业现象增多,各直播平台将会重点治理,家长的“邪修法”将难以持续发挥效力。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作业负担明显减轻,这对缓解作业引发的家庭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但需注意的是,当前不少学校布置的作业仍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同时部分家长监督作业的方式也欠缺科学性。能否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作业体系,并为学校和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值得深入思考。(文/冯海宁 图/朱慧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育儿   作业   孩子   家长   方式   聚光灯   高效   效应   趣味性   矛盾   镜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