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七国集团考虑制定稀土价格下限,以对抗中国的主导地位

信息来源: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g7-weighs-price-floors-rare-earths-counter-chinas-dominance-sources-say-2025-09-24/

面对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绝对主导地位,七国集团正酝酿前所未有的联合行动。据知情人士透露,G7成员国与欧盟正在认真考虑建立稀土价格下限机制,并研究对中国相关出口产品征税的可能性,这一举措将直接挑战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战略优势。

中国稀土管制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

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要求申请许可证并申报终端客户信息及用量。这一措施对全球制造业造成了立竿见影的冲击。欧洲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报告显示,由于稀土供应短缺,多条汽车生产线被迫关闭。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近70%,而在冶炼和分离环节,中国更是控制着全球92.3%的产能。在稀土磁铁制造方面,中国占据了全球90%以上的加工能力。

尽管中国在5月同意为欧洲企业快速发放许可证,并在7月"升级"了对欧盟的出口机制,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欧洲汽车供应商提交的数百份出口许可证申请中,迄今只有四分之一获得批准,一些申请甚至因"程序性理由"被拒绝。这种许可证瓶颈正在加剧,威胁着欧洲制造业的正常运营。

G7芝加哥会议释放战略信号

为应对这一挑战,G7领导人在今年6月启动了"关键矿产行动计划"。本月初,技术团队在芝加哥召开了关键会议,澳大利亚也受邀参与了讨论。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围绕着如何提高对关键材料领域外国投资的监管门槛,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一位熟悉会议情况的消息人士表示,讨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要与北京方面直接对抗。除了价格下限机制外,地理限制也被列为备选方案。这些措施的最终目标是刺激G7国家内部的稀土投资,打破中国的垄断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除日本外,G7国家在从稀土磁铁到电池金属等一系列关键材料方面严重依赖中国。这种依赖关系不仅涉及民用产品如手机和汽车,更关系到高科技武器的制造,对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全球博弈格局下的战略选择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并非"情绪化"的拍脑袋决定,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考量的精准布局。通过数十年的国家战略规划和收购行动,中国已经掌控了从采矿到磁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面对中国在稀土领域不断强化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一直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德国《商报》评论称,这无疑是一次战略性失败。当前,追求最低成本的美西方企业在短期内很难找到中国稀土的替代来源,"脱钩"代价极高。

然而,G7的新举措表明,西方国家正在寻求通过集体行动来改变这一格局。通过设立价格下限和征税机制,他们试图人为提高中国稀土产品的价格,从而为本土生产商创造竞争空间。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将成为接下来全球关键矿产博弈的关键看点。

当前的全球稀土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节点。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已经证明了其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影响力,而G7的反制措施能否奏效,将直接影响未来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重构方向。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实质上是大国间科技竞争和供应链安全的缩影,其结果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财经   下限   路透社   稀土   中国   主导   地位   价格   关键   全球   欧洲   格局   管制   领域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