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范畴属 “泄泻”“肠澼”,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等病机交织,病程缠绵反复,常表现为腹痛、黏液脓血便、久泻不愈,被称为 “顽固性肠疾”!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功能密切相关,治疗需遵循 “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涩肠止泻” 的原则,通过中药调理、食疗养护双管齐下,修复肠道功能,重塑脏腑平衡,实现标本同治。

所以今天,就从中医视角给大家说说,得了溃疡性结肠炎,饮食上如何 “辨证施食”,哪些食物能辅助调理,哪些需坚决避开:
一、多吃 3 样,健脾养肠:
①健脾益气的温性主食
如山药粥、芡实小米粥、蒸南瓜泥。中医讲 “脾为后天之本”,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脾胃虚弱,这类食物性平温,能健脾益气、补中养胃,减少肠道运化负担,为黏膜修复提供 “动力”,且质地软烂,避免刺激肠络。
②养血涩肠的优质食材
像莲子百合粥、清蒸鲈鱼、桂圆红枣汤(少量)。本病日久易致气血亏虚,肠道黏膜失养难愈,这类食材兼具养血、涩肠、补虚之效,莲子能涩肠止泻,鲈鱼健脾养血,桂圆补气血,助力肠道黏膜修复,且性味平和,不滋腻碍胃。
③清利湿热的温和蔬果
例如冬瓜(去皮煮汤)、山药(炒食)、苹果泥(蒸熟)。部分患者存在湿热内蕴病机,冬瓜能清热利湿,山药健脾祛湿,蒸熟的苹果涩肠止泻,且纤维细腻,既清湿热又不伤脾胃,避免加重炎症。

二、少吃 4 样,避害护肠:
①寒凉生冷食物
如冰饮、生鱼片、凉拌菜、西瓜。中医认为 “寒凉伤脾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脾胃本虚,寒凉食物会凝滞气机、损伤脾阳,加重腹泻、腹痛,还可能诱发湿热内生,加剧黏膜充血水肿。
②辛辣温热发物
像辣椒、花椒、羊肉、狗肉、白酒。这类食物性温热,易助火生热,加重肠道湿热壅滞,导致黏膜糜烂出血,尤其对 “湿热型” 患者,会直接诱发脓血便、腹痛加剧,违背 “清利湿热” 的治疗原则。
③滋腻碍胃食物
例如肥肉、油炸食品、甜食、阿胶(过量)。本病患者脾胃运化功能弱,滋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食积化热,滋生痰湿,阻碍肠道气机,加重腹胀、腹泻,不利于药物吸收和肠道修复。
④产气腥膻食物
如豆类、洋葱、韭菜、海鲜(腥膻重的)、浓茶。豆类、洋葱易产气,导致腹胀气滞,加重肠道蠕动紊乱;海鲜腥膻易诱发过敏反应,刺激肠黏膜;浓茶含咖啡因,会耗伤脾阴,均不利于肠道稳态恢复。

曾有一位 35 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反复黏液脓血便、腹痛两年,西医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自述平时喜食生冷海鲜、熬夜饮酒,常感乏力、食欲不振。
中医辨证为 “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治以健脾益气、清利湿热;
拟方:党参、白术、茯苓健脾,黄连、白头翁清湿热,丹参、赤芍活血化瘀,石榴皮涩肠止泻;
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直达病所修复黏膜。
饮食上嘱咐其严格遵循 “健脾避湿” 原则:以山药芡实粥、清蒸类为主,每日少量桂圆红枣汤补气血;坚决忌口生冷、海鲜、辛辣、油炸食物,规律作息。
坚持 1 个月后,患者腹痛缓解,脓血便消失;继续调方巩固 2 个月,大便成型,乏力、食欲不振症状改善,复查肠道黏膜恢复良好,随访半年未复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不表明克数也是对患者的负责。以上分享仅供参考,不可盲目套用,以免药不对症,对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