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美贸易谈判总是在关键时刻卡壳?明明双方都坐下来谈了,结果一方提出延长休战期,另一方却说要回去请示领导。这不就是拖延战术吗?再想想,美国突然拿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当借口,扬言要加100%关税,这背后是单纯的经济算盘,还是更大范围的地缘政治博弈?
贸易谈判这事儿,得从2025年5月日内瓦那次说起。当时中美达成90天关税休战协议,本来是为高关税问题腾出时间谈。协议到8月12日到期,中方觉得可以延长到11月,给大家多点缓冲。7月28日到29日,在斯德哥尔摩,中方团队提出这个建议,说已经展现诚意,等美方答复。美方同意谈,但说延长得特朗普批。贝森特在会上突然提能源,说如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石油,美国就考虑对中国商品加100%关税。
这不是新话题,特朗普7月14日在空军一号上就说过,要给俄罗斯10天期限结束乌克兰战事,不然就对买俄油的国家加二级关税,最高500%。国会6月有法案,由格雷厄姆推动,84名参议员支持,针对第三方国家。美俄贸易才30多亿,加关税没多大劲,所以转而瞄准中国和印度。中国2024年从俄进口原油1.08亿吨,占总进口五分之一,俄罗斯连续两年是中国最大石油来源。合作项目多,像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这些数据摆在那,你说美国这么做,是真想孤立俄罗斯,还是借机压中国让步?如果中国停买俄油,会不会影响能源安全?
美国这么操作,有前例。7月30日,就对印度加了25%关税,理由包括继续买俄油。这是首次对第三方动手。印度上半年每天从俄进口180万桶,私营炼厂占六成。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后,印度股市晃荡,炼厂暂停采购。巴西也中招,50%关税,部分因政治事。欧盟和日本买了美国能源,日本还承诺投资。特朗普7月31日在白宫签了对巴西的令,批评他们。贝森特在财政部解释二级制裁,说要切断俄罗斯资金。
中国外交部7月30日回应,说会根据国家利益保障能源,关税战没赢家,施压没用,要维护主权和发展权益。这话释放信号,中国不会轻易让步。中俄8月搞海上联合军演,舰艇巡航太平洋,官方说不针对谁,但时机敏感,显示互信。企业层面,美国商会7月30日访京,反对经贸政治化。摩根大通和英伟达老板也去,谈合作。政府对抗,企业求稳,这不矛盾吗?你觉得企业利益和国家战略,怎么平衡才对?
特朗普继续推贸易政策,8月1日对60多国加关税,基准10%。中国例外,到8月12日到期,延长在谈但需他批。印度已吃亏,中国可能下一个。特朗普7月15日说,50天内没和平协议,就100%关税,从9月1日算。中国坚持买俄油,深化能源合作。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警告特朗普,别小看“死亡之手”系统。国会威胁500%关税,但7月23日暂缓。专家说,这种二级制裁会重启对华贸易战,伤美国经济。
中国银行拒俄业务,避二级制裁。欧盟制裁有漏洞,印度中国继续买折价俄油。特朗普4月2日用紧急法,对所有国加10%关税。谈判中,美方常说要请示总统,拖延决策,制造杠杆。像日内瓦后,美国撤AI规则,升级芯片限。伦敦6月谈15小时,框架成但稀土没拢,又说要白宫批。现在瑞典又这样。套路重复,你认为中方该怎么破局?是硬扛,还是找新路径?
分歧不止贸易,扩展到全球规则。美国想用关税当工具,借乌克兰压中国。中国强调互利,经贸别政治化。特朗普签字成关键信号,但合作不等于妥协。博弈继续,各国调供应链。印度停买俄油,巴西应对关税。中国数据2025年上半年,俄油进口稳。特朗普威胁虽猛,执行不确定,像过去对委内瑞拉没全落实。
国会法案有基础,但专家怀疑效果。俄罗斯油营收没大降,转东卖。中国占俄油出口47%。关税若来,全球价涨,美国消费者买单。智库说,窗期关,美国需快堵俄资金。二次制裁风险大,伤盟友。俄罗斯称,美国经济胁迫弱化自身。印度告知不愿买F-35,转J-20传闻。特朗普要印度出BRICS,没成,就加关税。你看这层层纠缠,是不是大国间总有零和思维?如果换位思考,美国真能孤立中俄吗?
结局还没定,特朗普继续关税战,贝森特执行,李成钢和郭嘉昆维护中方。分歧深,价值对抗。天下势,分合循环,中美博弈无终局。问题抛给你:面对这种不确定,你觉得中国该怎么保障能源和贸易?美国这么玩,长远会不会自伤?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或许能启发别人。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