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单店日损超1万:老粉撑场客流降,信任能重建吗?

最近西贝和罗永浩的事儿,比小区楼下大爷大妈吵架还热闹。

本来就是罗永浩吃了顿贵饭,吐槽了句“全是预制菜还卖这么贵”,结果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接硬刚,放话“必须起诉”。

两边吵到最后,没分出输赢,倒把“预制菜到底是啥”这个行业糊涂账,彻底扒了出来。


先把事儿捋清楚,9月10号那天,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文,说自己跟同事去西贝吃饭,发现桌上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呼吁国家赶紧立法,让饭馆必须明着标“用没用预制菜”。

这话一出来,西贝当天就急着回应,骨头汤每天早上现煮,莜面都是员工现场做的,“压根没预制菜”。


转天(9月11号)贾国龙更硬气,直接放话“一定会起诉罗永浩,肯定起诉”,还强调“按国家规定,我们100%不是预制菜”。


罗永浩也没怂,一边说“起诉我随时奉陪”,一边掏10万悬赏,公开要西贝用预制菜的“实锤”;西贝这边也没闲着,弄了个42页的《致顾客的一封信》

连罗永浩当天吃的每道菜怎么做的都公示了,一副“我没藏私”的架势。

本以为这就掰扯清楚了,结果9月12号媒体去西贝门店直播,镜头里拍到后厨有袋装冷冻鱼、袋装鸡汤,网友一看直接炸了:“这不是预制菜是啥?”

当天晚上罗永浩干脆开了近一小时直播,直接戳中要害:“现在国家根本没有预制菜的统一标准,西贝说100%不是,就是撒谎。”

他还补了句实在话:“我不反对预制菜,就是想让餐厅明明白白的,像老乡鸡那样,现做的标现做,预制的标预制,多简单?”


吵到9月13号,终于有人去线下看真实情况了。联商网去了杭州一家西贝门店,发现情况比网上吵的还复杂。

首先是客流,店长直言“比上周六少了20%”。别觉得20%不多,西贝周末单店客流本来有七八百人,这一下就少了一百多

营业额按贾国龙之前的说法,单店一天就少1万多,可店长私下说“实际损失远不止这些”,看来生意是真受了影响。



不过有意思的是,到店的顾客没几个人提预制菜的事,大多还是照常点餐吃饭,有问题也只说“菜有点咸”“分量够不够”这种常规话题。

门店也在想办法稳人心:后厨改成了环岛式,从门口就能看见做菜过程,还在执行“不好吃不要钱,超时菜半价”的老规矩,算是用行动表态。


但漏洞也藏在这些细节里。比如大家最关心的“转基因油”,店长拍着胸脯说“我们店一直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孩子吃的儿童餐也一样”,还拿出油桶包装给人看;

可店里的主厨却偷偷说“是总部最近下通知换的油”;还有员工补了句“就是提前按计划换的,不是临时凑数”。

三个人三种说法,要知道西贝全国370多家店全是直营店,按理说标准得统一,这种矛盾说辞,明摆着是内部管理没跟上。

更关键的是,按规定转基因食材得公示,可记者问了好几个常来的顾客,都说“从没见过公示牌”。


现在最核心的问题,其实是“预制菜到底算个啥”。西贝说“按市场监管局标准不算”,消费者觉得“拆袋加热的就是”,两边各执一词。

更有意思的是,西贝之前还推过“贾国龙功夫菜”,本身就是做预制菜的,现在却说“100%不是”,这反差难免让人觉得拧巴。


不过客观说,西贝的食安等级是最高的A类,店长也说“给孩子的食材都是有机的,不敢瞎糊弄”,现在还来的顾客大多是老粉,说明还是有人认它的品质。

只是这场风波下来,客流跌了、信任伤了,想恢复过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这事儿不只是西贝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预制菜市场的通病。没有统一标准,餐厅说的“预加工”和消费者理解的“预制菜”不是一回事,最后只能是互相猜忌。


这场争议还没结束,但说不定是个好事:既能推着预制菜标准快点落地,也能让更多餐厅明白,比起争论“是不是”,不如先做到“明着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客流   店长   顾客   转基因   当天   餐厅   标准   事儿   糊涂账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