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对手观察:失去桑巴传统的巴西U17女足国家队!

10月28号晚上23点,摩洛哥U17女足世界杯16进8,中国队将对阵巴西队。

那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这支巴西队到底是什么样的队伍?你们一定会吓一大跳!


桑巴失色?——中国女足U17淘汰赛遭遇的巴西队,已非昔日技术流


距离10月28日23点中巴U17女足世界杯1/8决赛仅剩一天,这支来自足球王国的青年军,却陷入前所未有的风格迷失。

她们不再是那支以灵巧传切、节奏掌控闻名的桑巴传人,而更像一支被“身体化”和“机械化”训练改造的“伪巴西队”,一直会不停的冲刺着的田径队。


一、战绩背后的真相:南美亚军靠的不是桑巴,是硬扛


回顾2025年南美U17女足锦标赛,巴西队虽夺得亚军,但过程令人担忧:


· 2:0胜秘鲁、5:0胜玻利维亚,对手实力有限;

· 面对乌拉圭、厄瓜多尔等队,仅1球小胜甚至被逼平;

· 关键战1:1平巴拉圭、2:2平智利,暴露出进攻组织混乱、防守漏洞频发。


她们赢球多靠17号前锋伊芙琳的个人冲击力,以及对手失误送分;而一旦遭遇逼抢,全队配合生涩、传球失误激增,几乎打不出连续三脚以上的有效传切。

她们的前场球员个子矮,1米55到1米65之间,只有后腰1米70,当然她们弹跳不错!


二、风格异化:从“用脚思考”到“用身体开路”


巴西U17女足目前呈现三大异象:


1. 进攻“永动”但低效

球队坚持“永不停息进攻”,左路不通转右路,右路被堵再回左路,看似积极,实则缺乏节奏变化与致命一传。

球员频繁冲刺导致下半场抽筋频发,但真正有威胁的射门寥寥。

2. 防守站桩式,保护意识薄弱

后卫线常如排队点名,站位僵硬,缺乏补位与协防。

巴西队一般打的是352阵型,三个中后卫,身高还不错,回避是1米701米75和1米73,相互之间的保护意识比较差。

或者说就是田径式的选拔产生的后果。

今年,这支巴西队很可能不是街头踢球的小孩子选出来的,而是学校田径运动队里面选出来的队伍?

对手一个简单传跑就能穿透整条防线,对第二落点的保护尤其糟糕——此前对阵意大利,竟被一名前锋在三人包夹中抢点破门。

3. 个体闪光,整体失联

17号伊芙琳是唯一稳定的得分点,但她在世界杯赛场已遭遇多人围剿;11号乔凡娜、8号佩佩虽偶有灵光,但全队缺乏小范围配合训练,连基础二过一都难以打出。


三、迷失根源:青训教练与选材标准的“自我背叛”


巴西女足青训正经历可怕转向:


· 选材标准“欧洲化”:

优先选择身高、速度、头球强的“身体型”球员,忽视技术细腻、善于狭小空间处理球的苗子。

· 训练内容“机械化”:

强调拼抢与冲刺,忽略控球、传切、节奏变化等传统巴西足球精髓。

· 战术指导“简单化”:

教练高喊“压上去”,却不教球员如何破解密集防守、如何利用传球创造空间。


一位匿名青训教练坦言:

“现在大家都这么练,我们不敢不跟。”

然而,盲目跟风让巴西丢掉了最宝贵的足球基因——用脚说话、用脑子踢球。


四、世界杯前景:中国队能否抓住“最弱的巴西”?


尽管巴西队小组赛3:0胜摩洛哥,却被哥斯达黎加1:1逼平——而后者曾1:3负于摩洛哥。

状态起伏之大,折射出球队体系的不稳定。

南美地区,她们也曾经五比零击败过厄瓜多尔,然后回过头又零比零战平对手,她们到底是强呢,还是弱?


对中国队而言,这或许是历史上“最不巴西”的巴西队:


· 可紧逼其中场,迫使她们长传失误;

· 利用其防守移动迟缓,打身后与反击;

· 重点盯防17号伊芙琳,切断她与队友的零星联系。


结语:桑巴的灵魂,不在腿上,在脚下


巴西U17女足仍有天赋,但她们需要的是找回自己——不是模仿欧洲,不是依赖身体,而是重新教会这一代孩子:

真正的桑巴足球,是一次轻巧的触球、一记穿透防线的直塞、一种在奔跑中依然清醒的节奏感。

是多年前那个女球王玛塔传奇。


10月28日晚,我们或将见证:

是一支继续迷失的巴西队踉跄晋级?还是一支渴望唤醒传统的球队绝地反击?

答案,在她们脚下,更在她们心里。


中国U17女足,当然也会给出自己的明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体育   红星   巴西   女足   国家队   对手   传统   巴西队   摩洛哥   球员   世界杯   南美   中国队   厄瓜多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