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排观众”招募|对话张赛

信息社会让交流变得轻而易举,我们熟悉评论区与快速转发,我们习惯了在无数信息浪潮中在线,却也正在逐渐失去凝视彼此,共享沉默,感受同一个现场呼吸的经验。

《第三排观众》试图抵抗这种轻盈。它是一次公共性的尝试,希望把人从加速的流通中抽离出来,我们可以身处同一个空间,分享彼此的存在。同时我们也期待一种可能性的恢复:个体重新开始在场,在现实空间中检验见证的意义。

《第三排观众》的第一期,将与单读新书 057《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的作者张赛展开对话,并邀请你参与节目录制,与我们一起见证这场对话。

在工厂,流水线要求人的动作与机械保持同步,名字在这里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工号,生活被拉直成一条漫长而单一的轨迹,每一秒钟都可以换算为产量。

张赛曾在这样的空间里度过许多年。

张赛说,刚进厂子时,还抱有一丝幻想,以为或许能遇到同类,但很快他便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几乎不存在。他在心里琢磨着:那些热爱文学的人,可能大多已经去做别的事情了。于是他开始在下班后写日记,用文字回应白天的无力。

之后张赛离开工厂又回到工厂,放下过笔又提起笔。2021 年底他再次回到工厂,写下了《在工厂梦不到工厂》。

工厂占据了现实,却无法进入梦境。张赛的写作,正是对这种现实的抵抗和创造,他的文字有着近乎锋利的真诚,它们不是判断性的,而是见证性的。

张赛的写作让我们看到,个体的存在如何被庞大的机器与叙事遮蔽,又如何在微小的缝隙中生长和发光。在这个过程中,意义并不源于那些虚浮的宏大幻象,而在于个体是否被看见,被记录,写作的任务也许正是去捕捉这种被忽略的重量。

《第三排观众》与张赛的对谈,不是关于文学如何装饰生活,而是一次追问:当写作尚不能提供救赎,也无法改变现实结构时,它能否成为一种存在方式。通过张赛的经验,我们也将重新凝视那些流水线上工人的面孔——他们并非符号,而是在无法回避的重复中,依旧寻找自由的可能性。

【录制时间】

8 月 23 日(周六)

15:00

【录制地点】

单向空间·郎园 Station 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 53 号

郎园 Station(北京纺织仓库南门)D3-1 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娱乐   观众   工厂   现实   见证   空间   个体   子时   在线   可能性   意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