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央视宝藏纪录片聚焦,淄博这座传奇之城又藏不住了!

昨晚CCTV-1 播出的

《寻古中国・齐鲁记》

第三集《强齐称雄》

大家看了没?


这一集简直太精彩啦!

带着咱们探寻齐国如何实现富国强兵,

最初“少五谷而人民寡”的贫弱之国

逆袭为春秋五霸之首的奋斗史,

还揭秘了它成为百家争鸣之地的缘由。


其中,节目提到了多处

位于淄博的历史遗址和博物馆

如果你也想深入了解齐国历史,

不妨循着这些线索,

到淄博实地感受历史的厚重,

一起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高青陈庄-唐口遗址

高青陈庄—唐口遗址


陈庄-唐口遗址以西周早中期文化遗存为主,保存较好。2010年6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2009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被评为“2023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


陈庄-唐口遗址的发现,在学术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具有“五个第一”的重大价值:“在山东第一次发现西周早期城址”、“第一次发现西周的贵族墓葬”、“第一次发现西周的祭坛”、“第一次发现与姜太公直接相关的铭文铜器”、“第一次发现西周早期的刻辞卜甲”。


高青陈庄—唐口遗址出土青铜觥的铭文


陈庄-唐口西周遗址博物馆收藏了自遗址内出土的西周中早期文化遗存,包括祭坛、直立跪伏车马坑等重要遗迹及带有“齐公”铭文的礼器、刻辞卜甲、青铜兵器等珍贵文物,是一处集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展示、传统文化教育、干部教育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齐文化博物院

齐文化博物院


泱泱齐风劲吹千年,海岱大地博物新生。“霸诸侯,一匡天下”与其军事力量强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齐文化博物院,我们可窥见一斑。


齐文化博物院齐威王像


战车、战马、古币、青铜器、陶俑……无不展现着春秋霸主当年的气势,在这里,你可以深刻感受齐国历史的辉煌!


铁质工具 齐文化博物院藏


齐文化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陈、保护、研究、教育、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了3万余件珍贵文物,展出文物有4100余件(套)。漫步在博物馆的展厅中,与那些锈迹斑斑的文物对话,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遥远的春秋时代。

牺尊 齐文化博物院藏

齐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依托临淄齐国故城而建。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是周代齐国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临淄齐国故城模型


临淄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小城嵌入大城西南角。齐国故城的西北处,这里有齐国故城大城西墙排水道口遗址,该遗址是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临淄齐国故城的重要排水设施,距今近三千年,一直使用到宋元时期,使用时间近两千年。

齐国故城大城西墙排水道口


临淄齐国故城,分区明确,规划有序。宫殿区在小城北部,遗址主要保存有桓公台和10号宫殿等22处夯土基址;手工业区在大城内,尤以中部分布最为密集,目前发现主要冶铁铸铁遗址19处、炼铜铸铜遗址8处、铸钱遗址7处、铸镜遗址4处、制骨遗址5处;大型墓葬区在大城的东北部,今河崖头村一带。

其中齐景公墓殉马坑,长215米,殉马在600匹以上;主要的商业区——“庄、岳之间”,在大城北部偏东区域,是齐国“国市”所在、成语“摩肩接踵”“挥汗如雨”发生地。

临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


目前,遗址博物馆、大城西墙排水道口、小城城墙、游客展示服务中心等项目已投入使用,桓公台、晏婴冢、孔子闻韶处、三士冢、遄台等遗址点常年对社会免费开放。

齐国故城出土的战国彩绘贝壳画


稷下学宫遗址

齐国故城稷下学宫遗址


齐国设置稷下学宫,被郭沫若先生评价为“是2000年以来的划时代的一件事情”。战国时期,齐王在稷门外设立了“稷下学宫”,历时150年左右,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盛况,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官办大学。


2022年,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专家论证确认,在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南侧约150米处)发现的这处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遗址。

齐文化博物馆中有对稷下学宫的深度复原



此外,

《寻古中国》第二集《龙山文化》中提到,

淄博临淄区桐林遗址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件

可供十几人共食的超大陶甗,

被称为“甗王”。


临淄桐林(田旺)遗址

山东淄博临淄区桐林遗址


桐林遗址位于临淄区朱台镇和凤凰镇,涉及桐林、义合、田旺三个村,面积约230万平方米。从出土文物上看,桐林遗址有着山东龙山文化的一般特点,其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器物,这里都有。


比如,最能代表龙山文化制陶水平的是蛋壳高柄杯,这种器物都是泥质黑陶,不含杂质,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的赞誉,桐林遗址也出土了这种高柄杯,杯体陶质细腻、漆黑光亮、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堪称稀世瑰宝。


蛋壳高柄杯 山东博物馆藏


另外,桐林遗址的文化,又有本身的特殊性。该地出土的丰富且精美的白陶和磨光黑陶器物,以及刻画纹陶片,在山东同类型文化遗址中极为罕见。上世纪80年代初出土的泥质磨光黑陶盆形鼎,大小相差、系列有序,属于“列鼎”,也是其他龙山文化遗址中少有的。有一件陶甗 ,高1.16米,口径44.5厘米,上部为甑,下部为鬲,并有器盖,可供十几人用餐,是迄今为止全国出土的陶甗中最大的一件。



桐林遗址出土的精美绝伦的陶器,证明了其手工业的发达,城址和礼器的发现,佐证了当时的文明程度之高,专家曾对桐林遗址灰坑内的八个植物遗迹样品做了硅酸体分析,大多数样品都发现了水稻植物硅酸体,证实当时水稻栽培已经比较普遍,农业同样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一切都说明,距今4000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期,临淄就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地区。


//

这个夏天,

看完《寻古中国·齐鲁记》

再亲自来这些地方走一走吧!

在淄博古老的城墙与珍贵的文物间,

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历史   淄博   纪录片   宝藏   央视   传奇   遗址   齐国   故城   大城   西周   文化   龙山文化   发现   博物院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