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茶
美国频繁限制先进芯片设备、AI芯片和量子计算技术出口,试图保持科技霸主地位。
而中国掌握镓、锗、锑和稀土等关键矿产,这些资源在芯片、军工、电池和新能源中不可替代,让美国高科技梦措手不及。
中国出口管制落地后,美国各领域几乎无一幸免。
这场博弈,美国还能扭转局面吗?
2023年下半年,中国开始对关键矿产出口实施严格管制,从根本上牵制了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节奏。
7月,中国商务部宣布镓和锗出口管制,8月1日起出口需获得许可。
镓和锗在半导体、光纤及军工领域用途广泛,美国半导体厂商瞬间感受到供应压力。
五角大楼的内部报告显示,战略储备只能维持几个月,军工订单成本飙升,原型机研发周期被迫延长。
这对于依赖快速迭代芯片和尖端科技的美国企业而言,是一次直接打击。
紧接着,中国又于9月15日对锑及相关产品实行出口限制,锑是电池、合金及新能源材料的重要成分。
全球80%以上的锑供应来自中国,限制措施一出,价格立即翻倍,美国企业采购成本陡升,供应链陷入混乱。
在第46号公告中,中国进一步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锑及超硬材料,这些矿产不仅用于芯片和导弹,更涵盖钻探工具和高端合金制造等军民两用领域。
金融时报分析指出,这一举措直接回应了美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让华盛顿的政策几乎成了空谈。
美国军工巨头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等,纷纷因原材料成本上涨20%至50%,订单利润受压,部分新项目不得不延后。
原本计划快速迭代的通讯基站芯片,也因缺乏镓和锗,只能寻找成本更高的替代材料,研发效率大幅下降。
英特尔和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为了应对原料紧缺,不得不提前囤货,库存告急,这些都显示出中国矿产出口管制,对美国科技产业链的冲击已经深入骨髓。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方面曾试图通过第三国转口获取矿产供应,但全球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加之多国政策限制,使得寻找替代来源难上加难。
在关键矿产面前,美国自诩的高科技优势瞬间被钳制,矿产管控成为决定科技竞争胜负的关键变量。
面对中国矿产出口管制,美国急忙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
这种困境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忽视基础产业链和战略资源管理的结果。
短期措施包括寻找第三国供应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提取镓,以及通过立法支持海外冶炼厂建设等。
五角大楼曾下令利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镓,但实验结果显示,产量极低且纯度不足,几乎只能应急使用。
2025年初,美国国会通过H.R.4772法案,拨款支持关键矿产投资,包括海外冶炼厂建设,但这些项目从立项到投产至少需要数年时间,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供应紧张。
美国国内关键矿产资源分布不均,本土储量有限,加工技术落后,中国掌控了全球90%的稀土及精炼能力。
美国若想摆脱对中国依赖,需要从零开始建立完整加工链,难度极大。
美国企业长期将冶炼厂和基础金属产业外移海外,形成产业链空心化现象。
即便有矿产储量,也缺乏配套冶炼和提炼能力,重建产业链需要数年时间。
全球供应链枢纽高度集中在中国,很多原材料、半成品和核心设备环节都掌握在中国手中,美国企业几乎无法绕开这一环节。
美国试图通过回收技术和海外投资提升矿产自给率,但成本高昂,产量不足,研发周期延长,无法在短期内替代中国供应。
国防、芯片、AI、量子计算及新能源领域的研发节点因此被迫推迟,市场份额流失严重。
金融时报总结,美国应对失灵的三大核心原因就是资源分布不均、产业链空心化以及全球供应链依赖中国。
短期内,美国想通过政策或投资弥补缺口几乎不可能,这让华盛顿在战略上陷入被动。
中国矿产出口管制的影响远不止打击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更涉及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能源转型计划。
在科技领域,中国的矿产限制让美国研发节点延后,市场份额下降。
原计划通过控制先进芯片制造设备和AI技术,压制中国科技崛起的策略被反制。
AI、量子计算和通讯芯片的研发周期延长,原型机开发进度滞缓,美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优势逐渐削弱。
英特尔、台积电等美国厂商不得不提高库存以应对原料紧缺,研发和生产成本增加。
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领域,美国同样遭遇供应链困境。
锑和稀土是电动车电池、风电设备及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限制出口后,美国特斯拉、通用及风电项目供应链受阻,原计划推进的绿色能源转型面临延误,项目成本上升,市场推广受限。
CSIS分析显示,中国的措施让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受到严重拖累,既影响电动车推广,也对新能源发电和储能项目造成直接冲击。
从战略层面看,这场博弈凸显了基础产业链的重要性。
美国长期专注高科技创新,却忽视基础资源保障和产业链完整性,冷战后大量基础金属加工产业外移海外。
如今想靠科技优势维持全球霸主地位,却因资源短缺陷入困境。
相比之下,中国稳扎稳打,掌控关键矿产供应,既保障本国产业链安全,也形成对外战略杠杆。
这种以资源为支撑的反制手段,不仅让美国政策失效,也让全球科技和能源竞争格局发生微妙变化。
中国矿产出口管制不仅是对美国高科技限制措施的有力回应,也让全球认识到科技竞争不仅是技术和资本的竞争,更是战略资源和产业链安全的较量。
美国如果不及时调整基础产业布局和资源战略,短期内很难恢复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
中美科技博弈的最新一轮,正从芯片和高科技设备的角力,延伸到矿产资源的战略对抗。
中国通过出口管制精准锁住关键矿产,不仅让美国半导体、军工和新能源产业陷入困境,也暴露了其长期忽视基础产业链的战略短板。
这场博弈告诉世界,高科技霸权离不开稳固的基础资源保障。
美国在应对中国的反制时几乎无计可施,供应链受阻、研发周期延长、市场份额流失,而中国稳步掌握资源优势,既保卫了自身产业安全,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悄然占据上风。
未来,谁能真正掌握基础资源和产业链安全,谁就能在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华泰|宏观: 中国对美出口反制的宏观影响 新浪财经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