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孩子多动症,分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原因不同用药不同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调养失宜,都会导致儿童多动症的发生。先天禀赋就像种子,后天养育就像土壤,种子和土壤不好,树木自然就长得不好。

如何能让树木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就需要因地制宜,对症用药。

1.先天不足型

这种类型的孩子,问题根源在于出生之前。

父母的肾精是构成孩子生命本质的原始物质。若父母体质偏弱、肾精不足,或孕期调养不当,耗伤精气,就可能导致孩子先天肾精亏虚。

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大脑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导致多动症。

6岁男孩,自幼好动,在幼儿园上课随意离座乱跑,经常和同学起争执,做了一年感统训练效果一般,家长寻求中医治疗。

患儿夜间遗尿,身高体重不达标,母亲孕期曾受惊吓,且为早产儿。

刻诊:舌质偏红,舌苔少。脉象细数。

辨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

方法:滋水涵木,滋阴潜阳,填精补髓。

开方: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龟板、龙骨、牡蛎、石菖蒲、远志、炙甘草。

2.后天失调型

这类孩子先天条件尚可,但出生后由于喂养、教育、情感关怀等方式不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多动。

10岁女孩,近一年来注意力涣散,上课走神,做事拖拉,伴有多动不安。患儿平时平时食欲不振,挑食。晚上睡眠易醒,多梦。

患儿平时少言寡语,精神萎靡,喜食甜腻、油炸零食,体型偏胖,大便时干时溏。

刻诊: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腻微黄。脉象濡细。

辨证:心脾两虚,痰热内扰。

方法: 健脾养心,化痰清热,安神定志。

开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当归、半夏、陈皮、竹茹、黄连、酸枣仁、远志、龙眼肉、石菖蒲。

总结:

中医看待多动症,不复杂,但也不简单,只要辩证准确,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先天的种子问题,孩子后天的土壤问题,对症用药,才会看到效果,否则就是白忙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因素   先天   后天   中医   原因   孩子   石菖蒲   脉象   土壤   舌苔   禀赋   远志   茯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