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出自冷却水泥,日间降温达9.72华氏度

性能测试证实该材料具有高机械强度。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不吸收阳光的新型水泥。这种由东南大学研发的材料能够散射而非吸收太阳光。

研究团队强调,这种超冷却水泥具有本质高强度、装甲级耐磨性和光学稳定性,即使暴露在腐蚀性液体、紫外线辐射和冻融循环等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性能。

机器学习引导的生命周期评估表明,该材料有望实现净负碳排放。研究团队指出,在太阳辐射强度为850瓦/平方米的正午条件下,这种光子结构水泥实现了9.72华氏度(5.4摄氏度)的温降。

该材料采用超表面工程技术设计,是一种基质导向辐射冷却材料,既可作辐射冷却装置,也可作为屋顶和墙体的建筑结构材料。这种超表面工程策略提供了通用解决方案,甚至适用于通过表面富集钙矾石实现性能提升的传统商业波特兰水泥。

研究人员首先调整形成水泥基础材料的小颗粒(熟料)的化学成分,创建能有效散射阳光的结构,随后通过施加压力生产出具有冷却功能的水泥。发表于《科学进展》期刊的研究显示,多种尺寸反射性钙矾石作为主要水合产物向超表面的自组装,结合分级孔隙结构,保证了高达96.2%的太阳反射率,而含富铝和富硫官能团的原材料则发挥了96%的固有中红外发射率。

研究团队指出:"大量性能测试证实其在抗压、抗弯、耐磨和粘附力方面具有高机械强度,同时具备双疏特性、复杂形状可塑性和整体设计多功能性。"该研究的成本效益和可扩展制造工艺使其相比其他材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即使是在恶劣环境中也适用于涂层、结构屋顶和墙体。

论文第一作者郭璐表示,将这种冷却水泥应用于城市建筑可实现显著节能,成为气候应对的重要转折点。这项创新将厚重储热的传统水泥转变为具有太阳热反射和发射能力的环保材料。

研究团队还在真实建筑屋顶上测量了超冷却水泥的实时性能。据报道,在下午1至2点温度达到101.1华氏度(38.4摄氏度)时,超冷却水泥比环境温度低9.72华氏度(5.4摄氏度)。相同条件下传统水泥会升温至59摄氏度,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科技   日间   中国   水泥   材料   摄氏度   矾石   条件下   团队   结构   屋顶   强度   表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