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去云南采菌子,已成为暑期旅游新时尚;“云南吃菌子”相关话题屡登热搜,甚至吃完菌子致幻看到小人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云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菌类基因库
一到雨季,云南人的餐桌就开始散发菌香味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他们在吃鸡枞菌、牛肝菌、松茸、松露、见手青、黄赖头、虎掌菌、干巴菌、鸡油菌、青头菌、奶浆菌的香味……
云南拥有全国最丰富的菌类基因库,已知野生食用菌达900种以上,占全国食用菌种类的91%、全球的45%。2024年,云南省食用菌产量达119.41万吨,总产值472.5亿元。除作为食材外,食用菌在医药、酿酒、工业发酵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湿度高,利于菌类生长。其地形复杂,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为菌类提供了丰富的枯枝落叶资源。”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史军表示,云南5月-10月降水充沛,空气湿度大,促进了菌类繁殖。
在史军看来,依赖性生态位分化进一步丰富了菌类种类。例如,部分菌类与特定植物形成共生关系,松茸需与松树根系共生5年以上才能形成,鸡枞菌则依赖白蚁巢穴生存。
鲜美口感源于真菌多糖
“蘑菇类似肉类的口感,要归功于它们体内的真菌多糖。”史军表示,蘑菇中鲜味的来源主要是像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这样有味道的氨基酸,以及像肌苷酸、鸟苷酸这样的呈味核苷酸。谷氨酸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而肌核苷酸则更多地出现在鸡精等调味品中。
蘑菇的香气是因为其含有特殊的香气物质,例如香菇中的五硫杂环庚烷,被称为香菇精;松茸中的苯甲醇和苯甲醛贡献了浓郁的杏仁香味,其富含的1-辛烯-3-醇则贡献了薰衣草、玫瑰和甘草的香气。
“吃完蘑菇看见小人的报道,其实有些娱乐化。”史军强调,“‘见小人’属于神经精神型的中毒反应,食用毒蘑菇后,中毒反应可不止这一种。吃毒蘑菇不光能看见小人,还能随时见‘死神’。”
史军提醒,首先,不要随意采食野外的蘑菇,这是远离毒蘑菇危害最重要的一点。其次,高温蒸煮确实可以去除一些特定物种的毒性,例如见手青。但像鹅膏类的菌类,毒素成分非常稳定,高温也没有办法破坏它的毒素,煮熟后食用还会中毒,不能简单认为所有菌子都是煮熟便无毒。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